最近,有一些關于膠片和數(shù)碼的爭論。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回數(shù)碼一方的代表,是手機。而被放置在它對面的,則是幾近“走進墳墓”的135膠片。
這令筆者不由得想起了類似的爭論,在我們的攝影愛好者(尤其是器材愛好者)中,十多年來,反復上演了多次。爭論是好事。因為“辯則明,思則清”。但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為什么“手機成了這次爭論的主角”?要知道就在四五年前,當國內的企業(yè)如小米、努比亞、華為剛開始喊出“媲美單反”的時候,引發(fā)了多么廣泛的嘲笑。
仔細想一想,其實這樣的爭論,已經沒有多大現(xiàn)實意義。為什么這樣說?
1.135膠片無論在市場規(guī)模還是在自身技術發(fā)展上,都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殘存的部分產品,基本僅是小范圍地流轉于“少數(shù)愛好者”的圈子中。就算是碩果僅存的幾個產品型號,也由于制造成本問題而面臨著退市的結局?!?35膠片”這一規(guī)格還能堅持多久,誰都不敢保證。它是敗是勝,都無法阻擋現(xiàn)今的數(shù)碼攝影技術發(fā)展,更做不到“還魂于市”,重新贏得大眾芳心。
2.手機拍照與135膠片,兩者本不在一個維度上。但是因為近年來相關技術在應用層面上的快速發(fā)展,導致手機拍照展現(xiàn)出驚人的能力,并且正在快速進入某些“過去由專業(yè)攝影器材所把持”的領域。也正是這種“降維打擊”的創(chuàng)造力,才帶來了如今的這場“關公戰(zhàn)秦瓊”引發(fā)的討論。
既然看點不在于此,那我們究竟該把眼光放在哪里呢?
攝影的大眾化發(fā)展,這里是主戰(zhàn)場之一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恰是攝影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藝術形式,在我國取得飛速發(fā)展的40年。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伴隨著傳統(tǒng)膠片的沒落,數(shù)碼攝影市場異軍突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影像器材市場,滋養(yǎng)著全球的相關企業(yè)。但近些年,器材行業(yè)卻頻頻亮起紅燈,不但銷量出現(xiàn)下滑,甚至某些企業(yè)不得不關閉部分工廠以求自保。不少業(yè)內人士開始懷疑:難道大眾不再喜愛攝影了?
當然不是,伴隨著以“iPhone4”為開端的具有良好拍照效果的智能手機強勢進入,這一市場不但沒有萎縮,而且發(fā)展的越來越快,涉及人群也越來越廣。美國市場研究公司KeyPoint Intelligence曾在去年做過一項調研:在它們統(tǒng)計的來自全球的1.2萬億張數(shù)字照片中,有85%都是由手機拍攝的。智能化的操作,便捷的分享體驗,讓那些過去以為“攝影學習麻煩且需要專業(yè)器材”的普通人成為了“廣義攝影”的真正主力。
讓照片更大,手機攝影的應用化變革已經到來
不僅是一般消費者對于手機拍照愛不釋手,商業(yè)攝影與新聞攝影領域對于手機拍照也早已敞開大門:
2010 年,專門針對蘋果產品的科技雜志《MacWorld》9 月號封面上出現(xiàn)了一部當時新發(fā)售的 iPhone 4,而這張照片正是由攝影師 Peter Belanger 用另一部 iPhone 4 拍攝并處理而成的。
2011年,《紐約時報》攝影記者Damon Winter成為了第一個靠 iPhone 作品獲獎的攝影師:他在阿富汗拍攝的戰(zhàn)地攝影作品《一名步兵的生活》(A Grunt’s Life)獲得國際年度攝影比賽(POYi)一般新聞類組照三等獎。
2012 年,《時代》雜志挑選了五位在 Instagram 上擁有大量粉絲的攝影師,給予雜志官方 Instagram 的賬號權限,通過他們用 iPhone 拍攝、帶 Instagram 濾鏡的照片,對席卷美國東北部的颶風“桑迪”進行了一次追蹤報道。最終,由戰(zhàn)地攝影師 Benjamin Lowy 拍攝的一張照片被選為了當期的雜志封面。
如今,用手機拍攝新聞或商業(yè)大片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更有甚者,為了展示手機拍照的進步,蘋果公司自2015年開始,在全球啟動了“Shot on iPhone”戶外廣告營銷活動。在全世界的各大城市,你都能看到那些鮮亮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幅照片,上面寫著“用 iPhone 拍攝”,以及拍攝者的姓名。
說到這里,筆者不由得想起《中國攝影報》今年7月24日頭版刊登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問題:手機拍攝的照片,能夠放多大?或者換個方式來說,手機拍攝的照片,究竟能用何種方式,最大制作成多少尺寸的效果來展示?
這個疑問,最近由華為實際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在歐洲地標性的西班牙廣場,華為制作了一幅面積達5673平方米的戶外廣告,成為獲得吉尼斯紀錄的世界最大戶外廣告牌。而這幅名為《未來已來》的作品,就是用華為P20Pro拍攝的。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