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柔性航天器的研究

hl5C_deeptechch ?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 2020-10-23 10:01 ? 次閱讀

2020 年 9 月 19-21 日舉辦的中國航天大會上,DeepTech 了解到,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柔性航天器的研究。如果航天飛行器具備隨時變形或適應環(huán)境連續(xù)改變能力等特殊性能,那么就可以在復雜飛行環(huán)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柔性飛行器技術對提高飛行器的燃油經(jīng)濟性以及安全性,甚至對提高軍用戰(zhàn)斗機的作戰(zhàn)性能,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大家乘坐飛機的時候,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并不是完整的一塊,機翼的后面有一部分是可以活動的叫做襟翼。襟翼是安裝在機翼上的活動面,如下圖所示,襟翼可以通過改變角度,在起飛的時候提供更多的升力以及在降落時提供減速作用。襟翼活動部件會增加故障發(fā)生的概率,而柔性機翼可以通過替代襟翼來避免這種事故。

圖|襟翼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


近幾年來,科學家在不斷地探索柔性飛行器,我們身邊鳥類和昆蟲的翅膀其實就是一種柔性飛行器。它們的翅膀在飛行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結構上的變形,而這種變形,對于升力和推力的產(chǎn)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特殊材料和智能控制等技術,柔性飛行器具備變高度、變厚度、變長度、機翼扭轉等能力,以及智能飛行等其他性能。在空中隨時變形這一特點,也使得飛行器可以在更復雜的環(huán)境中完成更多的任務。

第一個飛上空中的柔性飛行器

2014 年,密歇根大學的教授、FlexSys 公司創(chuàng)始人 Kota 的團隊和美國空軍合作,成功的研發(fā)出了柔性機翼并且進行了試飛。這個機翼采用變形的一體式機構,取消了傳統(tǒng)飛機機翼上的襟翼。Kota 和他在 NASA 和美國空軍的合作者聲稱,這項測試是航空領域的首次柔性機翼試飛。

1990 年代早期開始,Kota 教授就產(chǎn)生了制作柔性機翼的想法。當時在密歇根大學工作的 Kota 教授給附近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打了電話,他的想法引起了軍方的強烈興趣。之后在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資助下,Kota 教授的團隊進行了 20 年的研究,并且終于在 2014 年成功試飛世界上第一個柔性機翼產(chǎn)品 FlexFoil。

FlexFoil 的第一次的試飛是 2014 年 11 月 6 號,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工程師用 5 米長 FlexFoil 柔性可操縱機翼,替換了灣流 III 噴氣式飛機上的主要后緣機翼襟翼進行了試飛。這次試驗的飛機上只采用了柔性機翼,并沒有使用任何的備用襟翼。首次試飛進行的非常成功,過程中柔性機翼表現(xiàn)的非常良好和穩(wěn)定。之后的 3 個月內,NASA 每周都對 Flexfoil 進行各種嚴苛工況的測試:在 6000米到 12000米的不同的高度、1.7G(連續(xù)負載)的各種傾斜動作、以及使 FlexFoil 控制面承受了 18000Pa 的高動態(tài)壓力。在所有的這些測試工況中,F(xiàn)lexfoil 都表現(xiàn)良好。

Kota 教授聲稱,研發(fā)柔性機翼和襟翼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種可以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都可以進行精確的微調的機翼。相比于傳統(tǒng)的機翼,柔性機翼更加可靠、安靜、并且更省油。Kota 教授估計,如果將柔性機翼技術充分的應用到新型的飛機中,該技術可以將油耗降低 12%。

想象空間豐富


這項技術在民用和軍事領域的應用上都有著豐富的想象空間。

2015 年,歐盟開始了一項名為 FLEXOP 的項目,來研究高性能的機翼。該項目由歐盟資助并且和空客公司技術合作。這個項目中,提出了兩種柔性機翼的概念,一種是由慕尼黑技術大學開發(fā)的顫振機翼,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和主動后緣襟翼控制技術,與標準機翼相比,可為飛機增加 20%的有效載荷或減少 7%的油耗;

另一種是由德宇航氣動彈性研究所和代爾夫特大學共同研發(fā)的氣動彈性機翼,采用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和新型復合材料剪裁技術,使機翼能在載荷作用下彎曲和扭轉變形至理想狀態(tài),與標準機翼相比,可降低結構質量 20%。


在 2020 年,在項目的結題測試中,這些技術通過實驗結果展示了可以實現(xiàn)降低 7% 的油耗的可能性。


除了燃油經(jīng)濟性之外,柔性機翼還有著很多其它潛在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剛性機翼的飛機,飛行過程中受到氣流的擾動產(chǎn)生顛簸。而柔性機翼則能預防這種顛簸的產(chǎn)生,讓飛機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自身結構更加穩(wěn)定。這個對于民用客機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適度。對于軍用戰(zhàn)斗機,可以提高武器發(fā)射的精確度。

另外一個優(yōu)就是可靠性,由于取消了襟翼的設計,減少了大量的活動部件,從而大大減小了發(fā)生故障的幾率。

柔性和可變性飛行器已經(jīng)成為 21 世紀航空領域的研究熱點。不過其發(fā)展仍在起步階段,距離實際應用仍面臨很多挑戰(zhàn)。比如如何的提高材料的剛度,防止結冰,高效的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等等,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持續(xù)努力。

責任編輯:l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wǎng)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飛行器
    +關注

    關注

    13

    文章

    713

    瀏覽量

    45455
  • 戰(zhàn)斗機

    關注

    1

    文章

    134

    瀏覽量

    15636

原文標題:“更柔軟”航天飛行器誕生——像鳥一樣飛翔?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了傳統(tǒng)學科界限,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從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奧秘。同時,AI技術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研究范式,即數(shù)據(jù)驅動的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強調從大量數(shù)據(jù)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推動
    發(fā)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chuàng)新學習心得

    的效率,還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確度。例如,在生物學領域,AI能夠幫助科學家快速識別基因序列中的關鍵變異,加速新藥研發(fā)進程。 2. 跨學科融合的新范式 書中強調,人工智能的應用促進了多個
    發(fā)表于 10-14 09:12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新型高溫超導體

    據(jù)新華社報道,我國科學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fā)現(xiàn)。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qū)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成功證實在鎳氧化物中具有壓力誘導的體超導電性,而且超導體積分數(shù)達到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9 15:14 ?600次閱讀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fā)這一傳感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傳感成果。 我國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7 18:03 ?397次閱讀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b class='flag-5'>我國</b><b class='flag-5'>科學家</b>成功研發(fā)這一傳感<b class='flag-5'>器</b>!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chuàng)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yè)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1 10:42 ?482次閱讀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

    英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有機半導體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這種探測不僅“身段”更柔軟,可貼合需要掃描物體的形狀,從而提高患者篩查的準確性,降低腫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療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3 06:29 ?244次閱讀

    科學家開發(fā)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

    圣安德魯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經(jīng)過長達數(shù)十年的努力,在緊湊型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激光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通信、醫(yī)學、測量、制造和測量等領域。它們用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傳輸信息,用于醫(yī)療,甚至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04 06:30 ?220次閱讀
    <b class='flag-5'>科學家</b>開發(fā)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b class='flag-5'>器</b>

    ESA即將進行Hera任務測試,旨在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

    正在進行的“赫拉”任務航天器飛行前檢測中,已完成繞雙小行星系統(tǒng)迪迪莫斯(Didymos)及迪摩弗斯(Dimorphos)運行的制導導航控制(GNC)系統(tǒng)測試。西班牙和德國利用Hera航天器組件復制品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31 10:35 ?563次閱讀

    助力科學發(fā)展,NVIDIA AI加速HPC研究

    科學家研究人員正在利用 NVIDIA 技術將生成式 AI 應用于代碼生成、天氣預報、遺傳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 HPC 工作。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4 09:17 ?372次閱讀
    助力<b class='flag-5'>科學</b>發(fā)展,NVIDIA AI加速HPC<b class='flag-5'>研究</b>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2024年4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先進計算與新興軟件”重點專項“面向復雜物理系統(tǒng)求解的量子科學計算算法、軟件、應用與驗證”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順利召開。該項目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1 08:22 ?517次閱讀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家</b>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擔任首席科學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學任職12年,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團隊開發(fā)了系統(tǒng)架構、網(wǎng)絡架構、信號傳輸、路由和同步技術,在今天的大多數(shù)大型并行計算機中都可以找到。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25 16:16 ?1022次閱讀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研制出5分鐘快速充電鋰電池

    鋰離子電池如今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及智能手機領域。其優(yōu)點包括輕巧、抗震、環(huán)保,但充電時間較長及承受大功率電涌的能力不足。隨著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布,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銦陽極材料,與鋰離子電池內的陰極材料實現(xiàn)良好配合。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6 09:57 ?616次閱讀
    康奈爾大學<b class='flag-5'>科學家</b>研制出5分鐘快速充電鋰電池

    谷歌DeepMind科學家欲建AI初創(chuàng)公司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門DeepMind的兩名杰出科學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與投資者商討在巴黎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公司的事宜。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2 14:41 ?441次閱讀

    飛騰首席科學家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 ? ?飛騰首席科學家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1月19日上午,首屆 “國家工程師獎” 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81 名個人被授予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50 個團隊被授予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19 19:22 ?1597次閱讀
    飛騰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小米14系列已加單40%,小米14 Pro特別版正在進行補貨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jīng)理王化在轉發(fā)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qū)總裁王曉雁的微博時表示,小米14 Pro鈦金屬特別版目前正在進行補貨階段。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05 15:57 ?126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