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微信剛剛更新了 8.0版本,帶來新的表情、狀態(tài)、音樂MV等玩法,直到現在關于它的討論還頻繁登上熱搜。雖然很多人抱怨已久的功能并沒有得到解決,但這次的8.0更新變化著實不小。
不過微信的更新說明卻寫得十分佛系,“更新了若干功能”。
恐怕也只有微信這種量級的App才能如此“任性”,不需要用花哨的文案吸引人。
畢竟如果你不更新的話,甚至不知道群里亂發(fā)表情的那群人在干什么,你以為他們瘋了,他們以為你斷網了。
越更新越難用?
如果你是和我一樣的重度手機用戶,那每天光是更新App就會耗費很多流量。
由于職業(yè)需要,我并沒有開啟自動更新,而是每隔三天或者一周,統(tǒng)一去手動更新,通常情況下數量都在30-80個。
這很解壓,也很讓人費解,這么頻繁的更新,究竟更新了啥?
相信很多人也是同樣的感受,每天手機里的App更新一大堆,但好像并沒有帶來什么實際用處,甚至還會讓手機變卡。
如果你使用的是舊機型,安卓包不斷變大,那遲早有一天硬件會承載不了軟件的需求,甚至會因為瞬時數據寫入量過大,系統(tǒng)卡死。
就功能來說,很多工具型App當前已經足夠用,再更新反而是“負優(yōu)化”,不是加廣告就是改變使用習慣,而很多人并不喜歡這種變化。
于是互聯網上也就留下了不少關于歷史版本的傳說,比如無廣告、下載快的迅雷極速版(官方已下架),4.7版本之前的百度網盤(那會兒還叫百度云管家)。
我前段時間還花很長時間去找“支持在已關注店鋪中搜索寶貝”的淘寶版本,不過并沒有找到,當時可能是灰度測試。
軟件體驗回不去
現在手機生態(tài)都比較完善,人們很少再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比較安心的歷史版本下載可以去豌豆莢。
不過很多太老的版本,即使找到安裝包,也不一定適配新手機。就算安裝成功,很多API接口已經停止服務,無法使用。
如果想重現當年的場景,實際上硬件和軟件是分不開的。很可惜,一些老產品我們能通過各種渠道搞到手,但軟件體驗已經難以復制。相比起數碼產品的停產,有時候軟件產品的下線更讓人懷念。
有更新,才有“錢景”
對于大多數App來說,不斷推出新版本有它們的考量,最基本的是修bug,新的手機發(fā)布也需要去適配UI。
有的App即使不是長期更新,也會每年隨著Android、iOS大版本更新,去統(tǒng)一維護一下。
當然更多的更新是在推出新功能,用戶不斷嘗試,平臺累積數據,才能更好地迭代升級(賺更多的錢),所以你會看到有些App的更新說明寫得十分俏皮,一打開就推送更新通知,甚至幫你直接下載好安裝包,目的都是吸引你盡快升級。
有些就比較敷衍了,比如像微信這樣,類似的更新說明你應該在很多App都看到過。
最先開始這樣做的是Instagram,當年移動互聯網崛起,拍照App火熱,Instagram的更新十分頻繁,沒什么實際功能,就是提升流暢度,于是為了省事兒,他們就想出這種概括性的表達,“此更新包含一些錯誤修復和性能提升”,之后被其它App沿用。(信息來自:《解密Instagram》)
整點有用的
現在的App更新太頻繁了,也太大了(雖然蘋果直到iOS13才放開200M數據下載限制,微信現在還說自己“小而美”)。
其實費流量倒是其次,主要是有很多無意義的更新,純營銷性質。比如每年雙十一等各種購物節(jié),電商App集體換圖標,安卓的話還好,可以手動換圖標。
蘋果其實也提供了手動換圖標的接口,不過電商App當然不會給你這個選擇。
小程序一定程度上分擔了App冗雜的壓力,一些低頻的長尾剛需App不需要頻繁更新,可以用小程序代替。
軟件也有各種輕量版、極速版可以選擇,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們可以下次再聊。
每天手動去更新App,觀察它們有哪些升級,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樂趣,但過于頻繁的更新也會讓這個過程變得無趣,希望以后能多整點有用的。
責編AJX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19瀏覽量
179734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4721瀏覽量
87099 -
APP
+關注
關注
33文章
1566瀏覽量
7234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