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美國歷史性的“芯片法案”正式落地。而在3月11日,該國政府再次放話稱,即將再次收緊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限制,進一步阻止中國發(fā)展先進芯片產業(yè)。
現(xiàn)在,留給***實現(xiàn)自主可控的時間,可能已經不多了。尤其是對于計算設備的核心中央處理器(CPU)來說,更是如此。
國產CPU的六顆“芯”
在這一領域,業(yè)界普遍的觀點是,只有具備獨立的微架構設計和自主迭代能力,才算是具備了CPU的研發(fā)能力。
目前,國內主流的CPU廠商有六家:龍芯中科、申威科技、天津飛騰、華為鯤鵬、海光信息及上海兆芯。
雖然同為CPU的設計和制造,但在具體的路線上,這幾家卻各不相同。
指令集的三條路
對于CPU來說,最終實現(xiàn)系統(tǒng)控制和計算的核心便是“指令集”。而指令集的先進與否,也關系到CPU的性能發(fā)揮。
目前,常見的指令集有兩種,即復雜指令集(CISC)與精簡指令集(RISC)。其中,x86是復雜指令集的代表,而ARM、MIPS、ALPHA和RISC-V等是精簡指令集的代表。
六家大廠間的競爭,也要從這“三大路線”上說起。
?ARM指令集(華為、飛騰)
ARM架構具有低功耗小體積的特點,主要聚焦移動終端市場,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被普遍采用。
國內廠商中,ARM路線代表有華為鯤鵬和飛騰,根據公開資料,兩家都獲得了ARM v8架構版本的永久授權,產品也圍繞該版本研發(fā)和生產。
然而,ARM公司僅對外授權某一具體版本的指令集(比如ARM v8),大版本更新后(如ARMv9)需要重新購買授權,并且要求獲得授權的企業(yè)不得隨意修改和擴展指令集,否則就會造成侵權。
目前,鯤鵬和飛騰均沒有取得ARM v9的授權,將來大概率也不會拿到授權,這樣一來,不僅無法擴展專用型指令集和特定算法,而且還可能遭受依托新指令的執(zhí)行單元在性能上帶來的降維打擊。長期來看,在技術生態(tài)上也有被脫鉤的可能。
圖為ARM的IP授權模式
?自研指令集(申威Alpha/SW-64,龍芯MIPS/LoongArch)
主要代表是龍芯和申威。其中,龍芯早期獲得了MIPS有限授權,并在后續(xù)研發(fā)了LoongArch指令集,但受限于生態(tài)羸弱,市場空間有限。
申威早期采用的是Alpha架構,更新的資料顯示,其64位服務器上搭載的CPU是基于自研的SW-64指令集(兼容Alpha指令集)。其中,Alpha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超標量和高主頻計算。雖然也有生態(tài)局限,但申威目前也只服務于特定的專用領域,所以還好。
?x86指令集(海光、兆芯)
在x86方面,根據AMD和Intel的交叉授權協(xié)議,雙方及獲得授權的企業(yè),不會在指令集上出現(xiàn)知識產權問題。也就是說,無論哪一方都可以基于新發(fā)布的指令集來進行CPU的設計。
除此之外,x86架構兼容性強,配套軟件及開發(fā)工具相對成熟,且x86架構功能強大,高效使用主存儲器,在處理復雜指令和商業(yè)計算的運用方面有較大優(yōu)勢。
國內X86陣營主要有海光和兆芯兩家廠商,但走的道路也不相同。
兆芯通過收購威盛電子而獲得英特爾階段性授權,但是據說后期還需要不斷購買威盛的技術和IP研發(fā)產品,實力堪憂,同時還面臨授權有效期結束,且無法?續(xù)訂的困境。
海光則從AMD拿到了ZEN1架構和X86指令集的永久授權,不僅可以自行設計CPU內核和SOC,也可以自行安全擴充指令集,目前發(fā)展空間和潛力最大。根據公開資料,海光目前已經實現(xiàn)了自主迭代,自主研發(fā)的海光3號處理器性能超越了Zen 2,并接近Zen 3的水平。
國產CPU如何破局?
整體來看,國產CPU陣容不容小覷,也已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獨立自主依然是最重要的底層邏輯?;诋斍暗膬韧猸h(huán)境,采用x86指令集及授權+自研的企業(yè),在自主迭代上更有保障。
不過,這也只是開始,芯片架構的后續(xù)迭代發(fā)展,依然只能靠企業(yè)進行自主研發(fā)。因此,持續(xù)的資金和人才投入也非常重要。
此外,***想要破局,勢必需要走上商業(yè)化的路子,這就必須依托于成熟而完整的軟硬件生態(tài),類似于蘋果的封閉式生態(tài)路線并不適合所有廠商,除了龐大的資金投入,尤其需要大把的時間和寬松的環(huán)境。這些都是國內企業(yè)最缺少的。
如今,整個國產CPU陣營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破局固然不是朝夕之功,但可以找到一個突破口,優(yōu)先發(fā)力,進而帶動整個產業(yè)。
審核編輯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2文章
50212瀏覽量
420949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05瀏覽量
210847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