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兩級運放的自動化設計思路

冬至子 ? 來源:臣揚 ? 作者:焦子豪 ? 2023-07-05 10:53 ? 次閱讀

前言

兩級運放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模塊。其中以5管+共源級最為簡單,一般在中等增益時還是適用的。

基本概念

圖片

圖1 兩級運放基本結構

如圖1所示,Vout處會有一個較大的負載電容C L ,為了驅動這個大電容,M5需要較大的尺寸,導致M1、M2、M3、M4構成的第一級會看到很大的負載,這樣第一級(以后簡稱S1)的極點和第二級(以后簡稱S2)的極點相距很近,接成閉環(huán)后運放很不穩(wěn)定,甚至振蕩。

為此,加入電容C c ,由于密勒效應,S1輸出節(jié)點形成一個很大的等效電容負載,極點頻率變低。對于S2,Cc跨接在M5兩端,形成了漏到柵的負反饋,減小了S2等效的輸出電阻,S2的極點變大。這就是所謂的極點分裂。

詳細的理論推導此處不再描述,直接上張老師(張鴻-西安交大)課件上的結論:(A1為第一級的增益,A2為第二級的增益,gmx代表標號為x的MOS管的跨導,其余類似) 主極點的角頻率為 式(1)

1.jpg

非主極點的角頻率為 式(2)

其中Cn1是VO1節(jié)點對交流地的總寄生電容。

對于兩級運放這樣一個二階系統(tǒng),為了保證閉環(huán)后(假定反饋系數(shù)為1)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ωnd和GBW應具有足夠的距離來保持足夠的相位裕度。以60°相位裕度為例,此時GBW=ω d ×(A 1 ×A 2 )=ω d ×(g m1 (r o2 ||r o4 )×A 2 )=g m1 /C c ,ω nd ≈1.5GBW。

寄生導致反復迭代

對于S2,其輸出端的寄生電容會增大VOUT節(jié)點的等效負載,因此一般手算之后需要提高S2的尺寸來保證ω nd ;另一方面,M5柵極到“交流地”的寄生會降低Cc的負反饋效果而降低ω nd ,所以需要反復迭代。

對于S1,理論上的負載電容為A 2 ×C c ;事實上,Cgd5也是密勒電容的一部分,C gs5 +Cgb5也增加了一部分負載。這樣,VO1節(jié)點的等效負載為A 2 ×(C c +C gd5 )+C gs5 +C gb5 ,式(1)重寫為:

在S1的輸出端,M2和M4的漏端寄生電容也會降低Cc的反饋效果,拉低ω nd 。

整體思路

給定負載、電流、帶寬、增益4個參數(shù),且 假設S2輸入級的DC值已經根據(jù)輸出擺幅確定好 ,整體運行思路如下:

  • A: 設定S2的初始增益,求解S2的尺寸,讀取S2的各個寄生和總電流;
  • B: 計算S1的可用電流,將S2的寄生折算為S1的負載,求解S1尺寸;
  • C: 迭代優(yōu)化S1輸出節(jié)點的寄生電容;
  • D: S1+S2拼接,掃描調零電阻。

Step1:確定S2

當S2的增益A2和M5的DC偏置點確定之后,假定S1輸出點寄生C node =1pF(Cnode主要由M2和M4的漏端電容構成,后面會再提到):

python調用hspice掃描M5的L,獲取“當g m5 ×r out5 =2×A 2 ”的L值,獲取此時M5的r out5 ×id5;

繼續(xù)掃描M6的L,獲取“r out6 ×i d6 =r out5 ×i d5 ”的L值(這個方法在求解S1時也會用到),那么此時所選取的M6的溝長,能使M6在流過和M5相同電流的情況下,得到和M5相同的輸出電阻。此時,hspice掃描得到gm5和C gs5 +C gb5 ,C gd5 ,C ds5 +C db5 +Cdd6的比例關系,ωnd的表達式參考拉扎維式10.24重寫如下 式(3)

其中ωnd的目標值為1.5GBW,RL是S2的輸出電阻,值為A 2 /g m5

C mil 、C Lx 、Ce分別為考慮S2寄生電容后的總密勒值,總負載值和VO1節(jié)點的總寄生值(包含C node ),這3個變量均由1個固定值+1個與gm成正比的值組成。

直接求解式(3)(化簡后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獲取gm5的最終值g m_target 。gm_target除以當前gm5的值,即可得到M5的finger數(shù);同時也可得到S2預期的電流值cur2。

式(3)可能無解或最終求出一個很大的cur2,此時說明Cc太小,寄生對極點分裂的削弱作用過大,迭代Cc重新求解(這部分可由程序自動進行)。

有可能通過一個很大的Cc來使(3)具有一個合適的解,但此時S1的等效負載會很大,導致S1無解,此時說明當前的增益分配不合理,調整S2的增益,重新迭代。

Step2: 確定S1

如前所述,S2解出之后,需要回傳一些參數(shù):

一是S2的預期電流cur2,總電流-cur2即為S1可接受的電流;

二是S2的C gd5 、Cgs5和C gb5 ,A 2 (C gd5 +C c )+C gs5 +Cgb5是第一級總的負載電容。在這個負載電容下,S1所產生的主極點頻率為ω d =GBW/(A 1 ×A 2 ),結合式(1)可以確定S1的輸出電阻;S1增益為A 1 ,所以S1預期的跨導gm_s1可以確定.

相比于S2,S1多出了一個需要優(yōu)化的變量,源端電壓V B 。對于N管,VB越大,Vod越小,g m /id越大;但同時需要的管子面積可能也越大,帶來很大的寄生電容。

當VB較小時,實現(xiàn)同樣的gm會需要更大的電流,但是總面積可能減?。灰灿锌赡茉龃?,因為Vgs較大時,MOS管實現(xiàn)相同的本征增益可能需要更大的L。

VB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還是讓代碼直接迭代吧。

首先,掃描一個基本管子的V th ,進而確定VB使Vod在300mV左右,VB從此時開始迭代。

從180n10u掃描MOS管的增益,得出合適的L(記為L1)后計算其g m /i d ,滿足要求則擴展MOS管的finger,達到gm_s1的跨導;否則增加V B ,直至求出同時滿足增益和g m /id的M1/M2尺寸;按照前述r out *id~相等的原則確定M3/M4的尺寸。

計算此時M2和M4帶來的寄生電容C par1 ,將L的求解范圍設為(180n ~ L1 - 50n),繼續(xù)求解。當解出的寄生電容比上次寄生電容大,或者無解時,停止迭代。此時即解出了S1的尺寸參數(shù),且此時S1在VO1節(jié)點產生的寄生電容是最小的。

如果一開始即設置了一個合適的C node ,最后解出的S1輸出點的寄生電容小于這個預設值,此時迭代已經完成了,電路拼接之后即可實現(xiàn)預期的帶寬和相位裕度。

如果解出的S1輸出寄生大于預設的C node ,重新標定Cnode并再次先后求解S2和S1即可。

注意,上述求解過程中為了方便程序迭代,VB是一個固定電壓,全差分電路時這樣是可以的,在差分轉單端電路中,VB并不能按照固定電壓處理,需要將VB換成一個MOS電流源。

Step3: 調零電阻Rz

對調零電阻帶來的影響進行詳細推導需要大量篇幅,此處直接迭代Rz并根據(jù)GBW和相位裕度更新,得到一個滿足要求的解即可。

題外話

兩級運放如果直接采用5管,也很難做到較高增益。當S1增益很大時,其輸出點VO1的寄生電容很高,會導致S2的功耗很高甚至是式(3)無解;所以高增益時還是共源共柵+兩級更好一點,這樣VO1節(jié)點的寄生電容相對較?。▊€人觀點)。

考慮到Rz的調節(jié)作用,S2的設計可以更激進一些。例如為了滿足60°相位裕度,ωnd的目標從1.5GBW下降到1GBW,最后用Rz調出正確結果。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OS管
    +關注

    關注

    108

    文章

    2377

    瀏覽量

    66398
  • 寄生電容
    +關注

    關注

    1

    文章

    290

    瀏覽量

    19179
  • python
    +關注

    關注

    55

    文章

    4767

    瀏覽量

    84375
  • 差分電路
    +關注

    關注

    2

    文章

    58

    瀏覽量

    23435
  • 運放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2

    瀏覽量

    684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增益提高中輔助帶寬如何設計

    在模擬集成電路中,常通過種方式實現(xiàn)高增益,即增益提高(Gain-Boosted)和兩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8 15:09 ?3167次閱讀
    增益提高<b class='flag-5'>運</b><b class='flag-5'>放</b>中輔助<b class='flag-5'>運</b><b class='flag-5'>放</b>帶寬如何設計

    OPA2350兩級放大后輸出飽和問題怎么解決?

    使用的是OPA2350,雙路,各是10倍的放大,輸入信號是2mv,頻率為1MHz的一個正弦波,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兩級放大后最終的輸出
    發(fā)表于 08-20 07:14

    封裝在一起的雙或四參數(shù)比較接近,是否可以設計電路經過兩級或更多級將失調電壓抵消掉?

    封裝在一起的雙或四參數(shù)比較接近,是否可以設計電路經過兩級或更多級將失調電壓抵消掉?
    發(fā)表于 09-04 08:27

    設計了OPA657的兩級,出現(xiàn)了波形失真的原因?

    如題,樓主新手一枚。因為OPA657的單位增益帶寬大,有1.6G。所以選了它,嘗試著設計了OPA657的兩級,分交流和直流輸出。結果出現(xiàn)了波形失真,并頻譜圖上出現(xiàn)在300MHz的地方出現(xiàn)一個突起。所以在論壇里發(fā)帖,向各位求
    發(fā)表于 09-06 08:32

    opa820做兩級,各級分開測試時工作正常,但級聯(lián)是就會自激,為什么?

    opa820做兩級,各級分開測試時工作正常,但級聯(lián)是就會自激,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發(fā)表于 09-13 08:29

    請問雙 的GBW是對每一還是對兩級?謝謝

    請問雙 的GBW是對每一還是對兩級?謝謝
    發(fā)表于 04-21 20:57

    PIN管兩級放大,第一引入背景噪聲,怎么去除?

    大家好,我按照原理圖畫的電路板做的一套板,元器件一樣。就是有干擾,不知怎么去除。請大家支招。電路為紅外接收電路,紅外PIN管接收脈沖編碼,經過兩級,第一
    發(fā)表于 07-02 11:24

    請問兩級運算放大器的建立時間如何估算?

    的建立時間就等于兩級的建立時間之和,即90 ns + 90 ns =180 ns(2)總的建立時間還是90 ns(3)認為兩級
    發(fā)表于 11-13 15:08

    兩級為什么不能用個同相輸入比例放大器實現(xiàn)???

    兩級為什么不能用個同相輸入比例放大器實現(xiàn)啊,還是只能用個反向輸入比例放大。如圖可以實現(xiàn)兩級
    發(fā)表于 03-17 10:00

    請問兩級運算放大器的建立時間如何估算?

    的答案: (1)總的建立時間就等于兩級的建立時間之和,即90 ns + 90 ns =180 ns (2)總的建立時間還是90 ns (3)認為兩級
    發(fā)表于 11-27 06:54

    兩級集成構成的負反饋放大電路 實驗9

    兩級集成構成的負反饋放大電路 實驗9 一、演示內容1. 兩級集成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組成及
    發(fā)表于 05-11 17:02 ?101次下載

    共源共柵兩級種補償方法的比較

    給出了種應用于兩級CMOS 運算放大器的密勒補償技術的比較,用共源共柵密勒補償技術設計出的CMOS 與直接密勒補償相比,具有更大的單位增益帶寬、更大的擺率和更小的信號建立時
    發(fā)表于 02-15 11:09 ?78次下載
    共源共柵<b class='flag-5'>兩級</b><b class='flag-5'>運</b><b class='flag-5'>放</b>中<b class='flag-5'>兩</b>種補償方法的比較

    Ansible企業(yè)自動化維探索的詳細資料說明

    本文檔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的是Ansible企業(yè)自動化維探索的詳細資料說明主要內容包括了:場景一:自動化維之利器,場景二:企業(yè)
    發(fā)表于 06-03 08:00 ?2次下載
    Ansible企業(yè)<b class='flag-5'>級</b><b class='flag-5'>自動化</b><b class='flag-5'>運</b>維探索的詳細資料說明

    帶有密勒補償電容的兩級的輸出阻抗在不同頻率下的變化是什么?

    帶有密勒補償電容的兩級的輸出阻抗在不同頻率下的變化是什么? 帶有密勒補償電容的兩級的輸出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17 17:14 ?1174次閱讀

    兩級輸入用NMOS還是PMOS的區(qū)別是什么?

    兩級輸入用NMOS還是PMOS的區(qū)別是什么?? 在設計兩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17 17:14 ?431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