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移動又成立了新子公司(準確來說應該是孫公司)。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12月27日,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寶昌,注冊資本1.5億人民幣。劉寶昌當前身份是中國移動設計院信息能源所所長。
從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看,想象空間非常巨大,包括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fā)、在線能源監(jiān)測技術研發(fā)、新興能源技術研發(fā)、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fā)、節(jié)能管理服務、太陽能發(fā)電技術服務、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
而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聯(lián)想到12月20日中國移動和寧德時代共同成立信息能源聯(lián)合研究院,中國移動攤牌了:我要搞能源!
兩年前,中國移動提出了“能量信息融合創(chuàng)新理論”,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引發(fā)了“比特×瓦特”的融合聚變,人類社會進入以信息為主導、能量和信息深度融合的信息文明時代。
前面兩年,中國移動專注于發(fā)力“兩個新型”,打造以5G、算力網絡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如今,開始親身入局,探索信息和能量深度融合落地了。
結合當前ICT巨頭紛紛投身“造車”事業(yè),小米搞“人車家”戰(zhàn)略,華為更是以問界為載體全面入局新能源汽車,從這個趨勢看,其實跟中國移動的“能量信息融合創(chuàng)新理論”是隱隱應合的。
未來是屬于信息+能量的,中國移動這一點判斷是正確的。
那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移動將轉型成為國家電網、中國石油這樣的能源巨頭,或者與華為同向,切入到造車賽道呢?我認為不是。
我認為,中國移動在能源領域瞄準的方向是:成為賣鏟子的人。
從中移能源的經營范圍就能略見一斑,這家新公司將專注于: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fā)、在線能源監(jiān)測技術研發(fā)、新興能源技術研發(fā)、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fā)、節(jié)能管理服務、太陽能發(fā)電技術服務、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
說白了就兩方面:一是能源管理,二是能源應用服務。
在這兩方面,中國移動是有優(yōu)勢的,其優(yōu)勢在于它本身有內在的需求,也有前期的技術積累。
眾所周知,中國移動是能源消耗大戶,根據2022年年報顯示,中國移動光網絡運營產生的能源費用高達398.41億元,相比21年增加了近30億元。此外還有維持正常辦公產生的能源費用十幾億。
更關鍵的是,當前中國移動在大力建立數(shù)據中心、智算中心,這些都是能源消耗的重點場景,毫無疑問將讓中國移動的能源費用支出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能應用數(shù)字技術,提升能源利用率,中國移動將有巨大的降本空間。
這也正是中移能源成立的原因之一。
當然,如果光是想解決內部應用的問題,中國移動沒有必要專門成立獨立的公司,中國移動終究還是想讓能源管理和能源應用服務成為面向千行百業(yè)的數(shù)字化解決方案,給公司賺錢的。
能量和信息融合不光是面向中國移動、小米、華為這些ICT企業(yè)才有效,也不只是體現(xiàn)在造車這個單一賽道上,事實上,能量和信息融合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規(guī)律,未來各行各業(yè)都會“掉進”這個歷史漩渦中,比如,眼下的電動汽車、黑燈工廠、智慧家庭,到未來的無人駕駛、全智能生產、全智慧城市等,都將遵循這個大規(guī)律。
在與寧德時代共同成立信息能源聯(lián)合研究院時,雙方指出:將依托“聯(lián)合研究院”深化合作,致力于開展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能源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建立信息能源產業(yè)新生態(tài),開辟能量運營新賽道,助力能源產業(yè)綠色轉型升級。
這就是中國移動搞能源的搞法和目的,它是奔著“能量運營”這個目標去的。
當前社會的“能量運營”模式已經運行了幾十年,無非就是你用一度電交幾塊錢這種單一計價模式,而未來社會使用能量的方式、模式會發(fā)生重大變化,甚至能量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會動態(tài)變換,當前的能量運營模式將不合時宜,創(chuàng)新“能量運營”模式,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跟中國移動當前推進的“算力網絡”這個全新的算力運營模式頗有相似之處。
中移能源的成立,只是這個進程中的一個小節(jié)點,中國移動在信息能量融合上面向的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26瀏覽量
7081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89文章
46659瀏覽量
237094 -
算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906瀏覽量
14698
原文標題:中國移動攤牌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xiniu2018,微信公眾號:白犀牛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