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物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陸衛(wèi)研究員和復旦大學安正華研究員的科研團隊共同合作,通過散粒噪聲對非局域熱電子能量耗散進行空間成像研究,相關研究成果 “Imaging of nonlocal hot-electron energy dissipation via shot noise”(DOI: 10.1126/science.aam9991)已于2018年3月29日在Science預印版(First release)上線。獲得該成果的關鍵手段是基于團隊自主研發(fā)的超高靈敏甚長波量子阱紅外探測器的掃描噪聲顯微鏡(SNoiM)技術。
相關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預印版(First release)上線
電子被發(fā)現(xiàn)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對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如今它已成為微電子和光電子技術的物理基石。隨著微電子器件尺度按摩爾定律不斷向納米尺度減小,對于電子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將面臨著從平衡態(tài)理論向非平衡態(tài)理論的發(fā)展。然而,如美國基礎能源科學顧問委員會報告中指出,當前科學上面臨的5大挑戰(zhàn)之一就是對非平衡態(tài)尤其是遠離平衡態(tài)的表征和操控,對于電子的非平衡態(tài)特征下運動行為,特別是將電子運動行為從其所依附的晶格背景干擾下提取出來,對于認識和操控非平衡熱電子進而增強器件功能有著重要作用。
按平衡態(tài)理論,人們預測在微電子器件中電流最大的位置往往會是電子溫度最高的地方,該文章的主要發(fā)現(xiàn)點是:在納米尺度結構中,電子溫度最高之處并非局域在電流最大位置,而是明顯地向電流的流動方向偏離了,而且電子的溫度高于晶格溫度很多倍。文章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證實了這種奇異特性就來自熱電子的非平衡態(tài)特征。電子的這種新奇運動行為可以與常見的水流特性做一種近似的形象比對。在平坦的小河中,水流處于平衡態(tài),緩慢流動的水與地貌相依相存,平穩(wěn)的水流沒有明顯水珠四射的噪聲特征;然而,一旦通過河床地貌跳崖式下降處,水流會經歷在重力作用下被加速的過程,水流沖擊到河床低谷處就出現(xiàn)了水珠四射的巨大噪聲特征,此時的水流已經不再完全依附于地貌之上,如同水被高溫加溫后沸騰一般,如果一定要用一種等效溫度來描述此處的水溫,那么只有很高的水溫才能形成如此沸騰的非平衡態(tài)。如果將納米尺度中的電流比作水流,通過在器件源和漏二端加電壓,納米尺度下的強電場形成對電子很大的加速度,可以想象會有類似“湍急的水流”在漏的那端,電子會出現(xiàn)類似沸騰的狀態(tài),如同有非常高的等效電子溫度,遠比其所依附的晶格溫度高得多。
非平衡輸運熱電子的實驗檢測在技術上具有極大的挑戰(zhàn)。該文章采用了一種可以檢測熱電子散粒噪聲的紅外近場顯微鏡技術,稱為掃描噪聲顯微鏡技術。其基本機理是非平衡態(tài)電子的電流強烈漲落形成的散粒噪聲會直接導致近場甚長波紅外輻射,通過高靈敏的紅外近場檢測可實現(xiàn)僅測量到非平衡態(tài)電子特性,而不反映出與晶格溫度達到平衡的平衡態(tài)電子特性,從而為直接觀察在納米結構中電子的非平衡態(tài)乃至遠離平衡態(tài)的特性提供了獨特的方法。
該文章的發(fā)表標志著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在非平衡電子態(tài)操控領域取得更多的創(chuàng)新成果。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專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中國科學院海外科學家計劃等資助。
應用掃描噪聲顯微鏡(SNoiM)進行的超高頻率(~21.3THz)噪聲的納尺度成像:(A)掃描噪聲顯微鏡的實驗裝置示意圖;(B)GaAs/AlGaAs量子阱納米器件的電子受限區(qū)域的SEM圖;(C和D)相反偏置電壓(±6V)下二維實空間的近場噪聲強度信號成像,近場信號由針尖高度調制模式獲得,其中彩色表達了電子的等效溫度;(E)近場信號與針尖高度關系,近場信號是由電壓調制模式獲得。
噪聲強度隨偏置電壓增大的演變:(A-F)由針尖高度調制模式獲得的二維成像圖;(G)y方向(平行于[100])一維近場信號隨位置變化圖;(H)近場(圓和三角形點表達)和遠場(方形點表達)探測到的噪聲強度隨著偏置電壓的變化規(guī)律。
-
微電子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75瀏覽量
41145 -
紅外探測
+關注
關注
1文章
47瀏覽量
11040
原文標題:技物所與復旦大學在非局域熱電子能量耗散空間成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