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virtIO中有兩種方式控制前后端的notify

Linux閱碼場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7-06 15:18 ? 次閱讀

本來這是在前端驅動后期分析的,但是這部分內容比較多,且分析了后端notify前端的機制,所以還是單獨拿出一節(jié)分析比較好!

還是拿網絡驅動部分做案例,網絡驅動部分有兩個隊列,(忽略控制隊列):接收隊列和發(fā)送隊列;每個隊列都對應一個virtqueue,兩個隊列之間是互不影響的。

前后端利用virtqueue的方式如下圖所示:

這里再詳細的描述下,當兩個queue都需要客戶機填充buffer,ReceiveQueue需要客戶機 driver提前填充分配好的空buffer,然后記錄到availRing,并在恰當?shù)臅r機通知后端,當外部網絡有數(shù)據包到達時,qemu后端就從availRing 中獲取一個buffer,然后填充數(shù)據,完事后記錄buffer head index到usedRing.最后在恰當?shù)臅r機通知客戶機(向客戶機注入中斷),客戶機接收到信號便知道有數(shù)據包到達,這里只需要從usedRing 中獲取到index,然后取data數(shù)組的第i個元素即可。因為在客戶機填充buffer的時候把邏輯buffer的指針保存在data數(shù)組中。

而SendQueue同樣需要客戶機去填充,只不過這里是當客戶機需要發(fā)送數(shù)據包時,把數(shù)據包構造成邏輯buffer,然后填充到send Queue,并在恰當?shù)臅r機通知后端,qemu后端收到通知就知道那個隊列有請求到達,如果當前沒有處理其他數(shù)據包就著手處理這個數(shù)據包。具體就同樣是從AvailRing中取出buffer head index,然后從描述符表中get到buffer,這時就需要從buffer中copy數(shù)據了,因為要把數(shù)據包從host發(fā)送出去,然后更新usedRing。最后同樣要在恰當?shù)臅r機通知客戶機。注意這里客戶機同樣需要從usedRing 中get index,但是這里主要是用于delay notify,因為數(shù)據包由客戶機構造,其占用的buffer并不能重復使用,只是每次有數(shù)據包就把其構造成buffer而已。

以上便是基本的使用sendqueue和receive的原理,但是還有一點上面我沒有提到,就是通知的那個恰當?shù)臅r機,那么這個恰當?shù)膶嶋H究竟是什么時候呢??在virtIO中有兩種方式控制前后端的notify.

1、flags字段

2、事件觸發(fā)

1、在vring_avail和vring_used的flags字段,控制前后端的通信。vring_used中的flags用于通知driver端,當add一個buffer的時候不用notify后端。而vring_avail中的flags用于通知qemu端,當消費一個buffer的時候不用interrupt 客戶機。

2、在virtIO中又加入了另一種機制,需要由driver和qemu自己判斷是否需要通知,也就是設置一個限額,當一端添加buffer或者消費buffer的數(shù)量達到指定數(shù)目,就觸發(fā)事件,從而發(fā)生notify或者interrupt。在有這種機制的情況下就忽略了前面所說的flags。

這里我們以receiveQueue為例,分析下前后端的delay notify機制。

在front driver端:

客戶機driver通過NAPI接收數(shù)據時,會在可用buffer不足的時候調用函數(shù)添加,具體就是try_fill_recv:

至于添加的是哪種類型的buffer,我們這里并不關心,循環(huán)結束就調用virtqueue_kick(rq->vq)函數(shù),此時參數(shù)是接收隊列的virtqueue,

接下來就調用到了virtqueue_kick_prepare函數(shù),該函數(shù)判斷當前應不應該通知后端。先看下函數(shù)的代碼:

這里面涉及到幾個變量,old是add_sg之前的avail.idx,而new是當前的avail.idx,還有一個是vring_avail_event(&vq->vring),看具體的實現(xiàn):

可以看到這里是VRingUsed中的ring數(shù)組最后一項的值,該值在后端驅動從virtqueue中pop一個elem之前設置成相應隊列的下一個將要使用的index,即last_avail_index。

看下vring_need_event函數(shù):

前后端通過對比(__u16)(new_idx - event_idx - 1) < (__u16)(new_idx - old)來判斷是否需要notify后端,這在數(shù)據量比較大的時候顯得很實用。在初始狀態(tài)下,即在qemu一個buffer還沒有使用的情況下,event_idx必然是0,那么此時這里的判斷肯定為真,所以notify后端。后端收到通知就從virtqueue中pop buffer,同時在此之前需要設置event_idx,代碼見qemu virtio.c的virtqueue_pop函數(shù):

如果是初始化狀態(tài),即當前是首次執(zhí)行virtqueue_pop函數(shù),last_avail_idx=0,在++后就成了1,然后設置此值到UsedRing.ring[]數(shù)組的最后一項:

設置成功后就執(zhí)行pop之后的處理,寫入數(shù)據完成后,調用后端的virtio_notify(vdev, q->rx_vq)函數(shù)。該函數(shù)執(zhí)行前同樣需要判斷是否需要notify,具體函數(shù)為virtio_should_notify

該函數(shù)邏輯和前端driver總的判斷函數(shù)大致類似,但是還是有些不同,首先,如果隊列為空即當前沒有可用buffer了,那么必然會notify前端;

接著判斷是否支持這樣事件觸發(fā)式的方式即VIRTIO_RING_F_EVENT_IDX,如果不支持,就通過flags字段來判斷。而如果支持,就通過事件觸發(fā)來通知。

這里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v = vq->signalled_used_valid和vring_need_event(vring_get_used_event(vq), new, old)

v = vq->signalled_used_valid在初始化的時候被設置成false,表示還沒有向前端做任何通知,而后再每次的virtio_should_notify中就會設置成true,并更新vq->signalled_used = vq->used_idx;所以如果是首次嘗試通知前端,則總能成功,否則需要判斷vring_need_event(vring_get_used_event(vq), new, old),該函數(shù)具體是根前面邏輯是一樣的,正如前面所說,這是第一次嘗試通知,所以總能成功。而vring_get_used_event(vq)是VRingAvail.ring[]數(shù)組的最后一項的值,該值在客戶機driver中被設置

在次回到linux driver中,就會從usedRing中取buffer,同樣每取出一個buffer就會設置used_event,代碼見virtio_ring.c的virtqueue_get_buf函數(shù),設置的值是vq->last_used_idx,記錄客戶機處理位置。

到目前為止,基本一次完整的交互已經完成了,但是由于是初次交互,前后端的delay機制都沒起作用,判斷條件中使用到的event_idx已經更新了,假如說首次add 8個buffer,然后通知了后端,并且后端使用了三個buffer并首次notify前端,此時 后端向第4個buffer中寫數(shù)據,last_avail_idx=4(從0開始),那么used_event=4,此時前端發(fā)現(xiàn)可用buffer不足,需要添加,那么本次添加了5個,即new=8+5=13,old=8,new-old=5,而此時new-used_event-1=8,條件不滿足,所以此時前端driver添加的buffer就不用notify后端。而話說這段時間后端又處理好了第二個數(shù)據包,使用了3個buffer。但不幸,前端還在處理第二個buffer,即last_used_idx=2,則used_event=2;對于后端來講new-old=3,new-used_event-1=3,條件不滿足,所以也不用通知。這樣delay notify的機制便顯示出效果了。筆者認為這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場速度的對決,為了保證公平,即使一方處理快,也不能任意向另一端發(fā)送數(shù)據,只能待對方處理的差不多了你才能發(fā),這樣發(fā)送一方可以歇歇,而接受一方也不會因為處理不及而丟棄,從而造成浪費!哈哈,真是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具體通知方式:

前面已經提到前端或者后端完成某個操作需要通知另一端的時候需要某種notify機制。這個notify機制是啥呢?這里分為兩個方向

1、guest->host

前面也已經介紹,當前端想通知后端時,會調用virtqueue_kick函數(shù),繼而調用virtqueue_notify,對應virtqueue結構中的notify函數(shù),在初始化的時候被初始化成vp_notify(virtio_pci.c中),看下該函數(shù)的實現(xiàn)

可以看到這里僅僅是吧vq的index編號寫入到設備的IO地址空間中,實際上就是設備對應的PCI配置空間中VIRTIO_PCI_QUEUE_NOTIFY位置。這里執(zhí)行IO操作會引發(fā)VM-exit,繼而退出到KVM->qemu中處理。看下后端驅動的處理方式。在qemu代碼中virtio-pci.c文件中有函數(shù)virtio_ioport_write專門處理前端驅動的IO寫操作,看

這里首先判斷隊列號是否在合法范圍內,然后調用virtio_queue_notify函數(shù),而最終會調用到virtio_queue_notify_vq,該函數(shù)其實僅僅調用了VirtQueue結構中綁定的處理函數(shù)handle_output,該函數(shù)根據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實現(xiàn),比如網卡有網卡的實現(xiàn),而塊設備有塊設備的實現(xiàn)。以網卡為例看看創(chuàng)建VirtQueue的時候給綁定的是哪個函數(shù)。在virtio-net,c中的virtio_net_init,可以看到這里給接收隊列綁定的是virtio_net_handle_rx,而給發(fā)送隊列綁定的是virtio_net_handle_tx_bh或者virtio_net_handle_tx_timer。而對于塊設備則對應的是virtio_blk_handle_output函數(shù)。

2、host->guest

host通知guest當然是通過注入中斷的方式,首先調用的是virtio_notify,繼而調用virtio_notify_vector并把中斷向量作為參數(shù)傳遞進去。這里就調用了設備關聯(lián)的notify函數(shù),具體實現(xiàn)為virtio_pci_notify函數(shù),常規(guī)中斷(非MSI)會調用qemu_set_irq,在8259a中斷控制器的情況下回調用kvm_pic_set_irq,然后到了kvm_set_irq,這里就會通過kvm_vm_ioctl和KVM交互,接口為KVM_IRQ_LINE,通知KVM對guest進行中斷的注入。KVm里的kvm_vm_ioctl函數(shù)會對此調用進行處理,具體就是調用kvm_vm_ioctl_irq_line,之后就調用kvm_set_irq函數(shù)進行注入了。之后的流程參看中斷虛擬化部分。

共享內存

前面提到,在guest通知host的時候,是把隊列的索引寫入到了配置空間的VIRTIO_PCI_QUEUE_NOTIFY字段,但是僅僅一個索引是怎么找到指定的隊列,且數(shù)據時什么時候到達后端的呢?這就用到了共享內存。我們知道的是前后端的確通過共享內存的方式傳遞數(shù)據,但是數(shù)據的地址是怎么傳遞到后端的,這是個問題。本小節(jié)主要分析下這個問題。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先闡述其原理,然后結合代碼看具體的實現(xiàn)。實際上前后端在初始化后就共享了一段連續(xù)的內存區(qū),注意這里是物理上連續(xù)的內存區(qū)(GPA),由客戶機內部初始化隊列的時候分配,所以這里就是需要和伙伴系統(tǒng)交互。這段內存區(qū)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對于vring了解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個結構,沒錯,這就是通過vring管理的結構,換句話說,前后端直接共享的其實是vring。也就是說針對同一個隊列(比如網卡的發(fā)送隊列),前后端已經形成一種協(xié)議,通過這段內存區(qū)交換數(shù)據的地址信息。在把數(shù)據的地址信息寫入到desc數(shù)組中后,僅僅需要通知另一端,另一端就知道從哪里取出數(shù)據。當然還是通過desc數(shù)組。具體數(shù)據的傳遞過程參見其他小結。因此在初始化階段,前端分配好內存區(qū),并初始化好前端的vring后,就把內存區(qū)的信息傳遞到后端,后端也利用這個內存區(qū)的信息初始化隊列相關的vring。這樣vring就在前后端保持了一致。原理就是如此,下面看具體初始化代碼:

前端:

virtnet_probe->init_vqs->virtnet_find_vqs->vi->vdev->config->find_vqs(vp_find_vqs)->vp_try_to_find_vqs->setup_vq,在setup_vp中通過IO端口和后端交互完成前面我們說的協(xié)議??聪略摵瘮?shù)

注意協(xié)商的步驟,首先通過VIRTIO_PCI_QUEUE_SEL標記本次操作的隊列索引,因為每個隊列都有自己的vring,即需要自己的共享內存區(qū)。然后檢查隊列是否可用,這是通過VIRTIO_PCI_QUEUE_NUM,如果返回的結果是0,則表示沒有隊列可用,則返回錯誤。接著通過VIRTIO_PCI_QUEUE_PFN檢查是否已經激活,如果已經激活,同樣返回錯誤。這些檢查通過就可以予以初始化了,具體先分配一個中間結構virtio_pci_vq_info,這不是重點,后面通過alloc_pages_exact向伙伴系統(tǒng)分配了不小于size的連續(xù)物理內存,等會我們再說size的問題,然后把這塊物理頁框號(GPA>>VIRTIO_PCI_QUEUE_ADDR_SHIFT)寫入到VIRTIO_PCI_QUEUE_PFN,這樣后端就會得到這塊內存區(qū)的信息。然后我們先看下前端利用這塊內存區(qū)做了什么?看下面的vring_new_virtqueue函數(shù),該函數(shù)中調用vring_init來初始化vring

這個函數(shù)正好體現(xiàn)了我們前面那個結構圖。這樣前端vring就初始化好了。對隊列填充數(shù)據時就是根據這個vring填充信息。

后端(qemu端)

主要操作都在virtio_ioport_write中,我們只關注三個case

可以看到在VIRTIO_PCI_QUEUE_SEL時候,僅僅是標記了下設備中的queue_sel表示當前操作的隊列索引。下面在通過VIRTIO_PCI_QUEUE_PFN傳遞地址的時候,調用virtio_queue_set_addr設置后端相關隊列的vring該函數(shù)實現(xiàn)較簡單

看到這里有么有很面熟,沒錯,這個函數(shù)和前端初始化vring的函數(shù)很是類似,這樣前后端的vring就同步起來了……

而在guest通知后端的時候,通過VIRTIO_PCI_QUEUE_NOTIFY接口,該函數(shù)調用了virtio_queue_notify_vq繼而調用 vq->handle_output……就這樣,后端就得到通知著手處理了!

后記:

到此,virtIO部分已經分析的差不多了,分析期間真實感覺到了自己知識的匱乏,其間多次向開發(fā)者求助,并均得到認真回復,在此在此感謝這些優(yōu)秀的開發(fā)者。有時候看內核代碼就感覺工程師硬件在干仗,站在工程師的角度,需要盡其所能榨取硬件的性能。大到實現(xiàn)算法的優(yōu)化,小到分析程序執(zhí)行流的概率,從而針對編譯做優(yōu)化。站在硬件的角度,你處理不好,我就不給你工作。而從這方面,工程師自然是完勝,并且還在不遺余力的朝著勝利的另一個境界挺近,即征服硬件!哈哈,不過誰都知道,這是一場沒有勝負的戰(zhàn)爭,工程師自然優(yōu)秀,但是,因為工程師內部的競爭,這樣戰(zhàn)斗將永無休止!!唉,瞎扯淡了,各位朋友,下篇文章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信號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2739

    瀏覽量

    76172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

    文章

    7387

    瀏覽量

    88208
  • 數(shù)據包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38

    瀏覽量

    24244

原文標題:virtIO前后端notify機制詳解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Dev,微信公眾號:Linux閱碼場】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virtio I/O通信流程及設備框架的實現(xiàn)

    virtio 是一通用的半虛擬化的 I/O 通信協(xié)議,提供了一套前后端 I/O 通信的的框架協(xié)議和編程接口。根據該協(xié)議實現(xiàn)的設備通過前后端的配合,相比全模擬設備可以大幅減少陷入陷出以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10 13:37 ?6067次閱讀

    兩種采樣方式

    兩種采樣方式.....................................
    發(fā)表于 08-08 15:04

    汽車控制器的CAN喚醒和硬線喚醒兩種方式比較?

    控制器有兩種喚醒方式,一個是硬線喚醒,通過IGN線實現(xiàn)對控制器的上電;另一是通過接收CAN信號來實現(xiàn)對
    發(fā)表于 10-11 14:51

    請問小車轉向兩種方式有什么優(yōu)缺點?

    我知道的小車轉向常見的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舵機控制轉向,另一是通過控制
    發(fā)表于 05-21 02:37

    jqgrid前后端交互實例分享

    [溫習]jqgrid 前后端交互實例
    發(fā)表于 06-10 17:30

    SQL語言的兩種使用方式

    SQL語言的兩種使用方式在終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稱為交互式SQL嵌入在高級語言的程序中使用,稱為嵌入式SQL―高級語言如C、Java等,稱為宿主語言嵌入式SQL的實現(xiàn)方式源程序(用主語言
    發(fā)表于 12-20 06:51

    電力操作電源兩種控制方式的比較

    電力操作電源兩種控制方式的比較   1引言 開關電源是一個閉環(huán)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開關電源的控制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其設計
    發(fā)表于 07-10 08:43 ?1327次閱讀
    電力操作電源<b class='flag-5'>兩種</b><b class='flag-5'>控制</b><b class='flag-5'>方式</b>的比較

    逆變器的兩種電流型控制方式

    逆變器的兩種電流型控制方式 摘要:研究分析了逆變器的兩種雙環(huán)瞬時反饋控制方式
    發(fā)表于 07-10 11:21 ?3922次閱讀
    逆變器的<b class='flag-5'>兩種</b>電流型<b class='flag-5'>控制</b><b class='flag-5'>方式</b>

    Wincc如何與PLC進行通訊兩種常用的方式介紹

    西門子WINCC與SiemensPLC通訊連接有多種方式,下面介紹兩種常用的通訊方式。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17 09:27 ?3w次閱讀
    Wincc如何與PLC進行通訊<b class='flag-5'>兩種</b>常用的<b class='flag-5'>方式</b>介紹

    單片機常用的兩種延時控制方式

    單片機中常用的延時控制方式兩種。一是采用編程的方式達到延時的目的,另一方法則是通過單片機中
    發(fā)表于 07-17 10:22 ?5588次閱讀
    單片機常用的<b class='flag-5'>兩種</b>延時<b class='flag-5'>控制</b><b class='flag-5'>方式</b>

    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時的兩種不同實現(xiàn)方式

    導讀:本期文章主要介紹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時的兩種不同實現(xiàn)方式,一是直接用現(xiàn)成的文件庫中的模塊進行搭建,一是用Sfunction代碼實現(xiàn)。接下來以電壓型磁鏈觀測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15 10:07 ?1730次閱讀

    MATLAB/simulink中兩種實現(xiàn)建模方式的優(yōu)勢

    導讀:本期文章主要介紹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時的兩種不同實現(xiàn)方式,一是直接用現(xiàn)成的文件庫中的模塊進行搭建,一是用Sfunction代碼實現(xiàn)。接下來以電壓型磁鏈觀測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15 10:10 ?4766次閱讀

    詳解PMSM中常用的兩種坐標變換

    期介紹了Clarke的Park變化的基本原理,但是經過這兩種變換后會存在兩種系數(shù),相信大家都很迷惑,這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存在兩種遵循的方式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19 15:52 ?2126次閱讀
    詳解PMSM中常用的<b class='flag-5'>兩種</b>坐標變換

    星三角的兩種控制方式

    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下星三角的兩種控制控制方式的電路圖,PLC 控制方式以三菱PLC 為例
    發(fā)表于 05-05 15:53 ?544次閱讀
    星三角的<b class='flag-5'>兩種</b><b class='flag-5'>控制</b><b class='flag-5'>方式</b>

    springboot前后端交互流程

    Spring Boot 是一個用于構建 Java 企業(yè)級應用程序的開源框架,它提供了一簡化的開發(fā)方式,使得開發(fā)人員可以更加便捷地創(chuàng)建獨立的、可執(zhí)行的 Spring 應用程序。在使用 Spring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22 16:00 ?16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