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中國現(xiàn)在沒有在侵害我們的電子產品【供應鏈】,他們遲早也會”。
上周,美國財經(jīng)媒體“彭博社”撰寫了一篇震驚了全世界的報道。
該報道宣稱,中國解放軍要求一家美國電腦硬件企業(yè)的中國工廠悄悄在他們生產的電腦服務器主板上植入一種只有米粒大小的“間諜芯片”,并通過這一“逆天黑科技”成功入侵了美國知名IT企業(yè)蘋果和亞馬遜的服務器。
然而,這篇報道不僅很快遭到了蘋果和亞馬遜的否認,就連美國、英國乃至德國政府要么都否認了報道中所宣稱的官方正在調查此案,要么表示根本沒有證據(jù)證明報道中的真實性。
而就在數(shù)小時前,一位彭博社報道中提到的硬件安全專家,也公開站出來開始質疑彭博社的報道了!
“不合邏輯”
這位名叫菲茨帕特里克(Joe FitzPatrick)的硬件安全專家,也是彭博社那篇惡毒栽贓中國的報道中,僅有的幾位被寫明了姓名的受訪者。
然而,這位應對硬件黑客的專業(yè)人士卻表示他在看了彭博社的這篇報道后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報道中很多信息在他看來也根本“不合邏輯”。
在接受美國安防資訊網(wǎng)站“Risky Business”的采訪時,菲茨帕特里克就透露彭博社撰寫那篇報道的記者羅伯特森(Jordan Robertson)早在去年就開始就“硬件篡改和植入”方面的事情找他咨詢過。
菲茨帕特里克說,那是在去年的“DefCon全球黑客大會”上,當時他準備在會上演講的主題正是“硬件入侵與植入”相關的內容。但他并不知道羅伯特森當時找到他是為了寫今天這個稿子。
于是,他就給這位彭博社的記者講述了“硬件入侵和植入”是怎么一個原理和怎么工作的,并給羅伯特森列舉了幾個他在2016年的“Black Hat黑客大會”上所提出的“概念上可行”的案例。
但令菲茨帕特里克感到奇怪的是,本身并不生產和銷售任何黑客設備,只是搞電腦安全理論研究的他,卻發(fā)現(xiàn)他去年對羅伯特森所講述的這些概念性的內容,居然完全成為了彭博社報道中“中國軍方”所使用的“間諜技術”,更被被彭博社所宣稱的“17個匿名信源”一致“確認”了……
不僅如此,菲茨帕特里克之后在回答羅伯特森電腦服務器主板上的信號耦合元件長啥樣的提問時,曾經(jīng)發(fā)給過這個彭博社的記者一個網(wǎng)站鏈接,里面有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 )公司所生產的信號耦合元件的樣品。
“誰知報道中給出的間諜芯片的圖片居然和這些電子元件一模一樣”,菲茨帕特里克驚訝地說。
但最令菲茨帕特里克“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彭博社的報道中所宣稱的中國“間諜芯片”技術在他看來根本邏輯上就說不通,因為有很多比這種入侵硬件更有效、更省錢和省力的軟件手段。而且如果真要把所謂的間諜芯片偽裝成電腦服務器主板上的元件實施入侵硬件,也有比這種信號耦合器更好的隱藏方式,比如一種名為SOIC-8的小型集成電路;更何況信號耦合器也并不是電腦服務器主板的標配。
換言之,在菲茨帕特里克看來,如果中國的“間諜芯片”真是在偽裝的電腦服務器主板上的信號耦合器,這反而會更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
“這不合邏輯,如果是我肯定不會這么做,甚至我認識的人都不會這么做”,菲茨帕特里克說。
另外,菲茨帕特里克還透露,后來他在得知羅伯特森要寫的報道內容后,還曾經(jīng)在報道發(fā)出前給他寫過郵件,詳細講述了自己對這篇報道的疑點。
他還特意提醒羅伯特森不要把一些電子元件生產商經(jīng)過整合的正常電子元件、因為產品需要而新加入的功能性電子元件、或是出于防偽目的而加入的電子元件,誤當成是所謂的“硬件篡改和植入”。
但羅伯特森卻在回信表示,因為有大量信源可以證實,所以他覺得報道沒問題。
可菲茨帕特里克對此并不信服。他說羅伯特森其實并沒見過所謂的“間諜芯片”的實際圖片證據(jù),一切都只是聽他的信源“描述”給他的。這也是為何羅伯特森會找菲茨帕特里克詢問信號耦合器長啥樣,并在報道中展示了與菲茨帕特里克提供的信號耦合器的圖片一模一樣的電子元件……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菲茨帕特里克指出的彭博社報道中的種種疑點,采訪他的美國安防資訊網(wǎng)站“Risky Business”的記者也再次給彭博社的記者羅伯特森發(fā)去郵件詢問了此事。但對方卻拒絕回應此事并讓記者去聯(lián)系彭博社的媒體部門。這一態(tài)度這也讓“Risky Business”的記者感到奇怪。
所以,也難怪在昨天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在回答記者關于彭博社這篇報道的提問時才會這樣回應: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超微公司都已作了表態(tài)否認,甚至連美國國土安全部都已經(jīng)作了表態(tài)。有了這些表態(tài),你覺得還需要中國作回應嗎?你如果真感興趣,可以去問一問《彭博商業(yè)周刊》該怎么回應這些表態(tài)?”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
可話說回來,就在美國不少理性的科技人士在努力搞清這篇報道的真相同時,一些很有影響力的美國主流媒體卻在紛紛表示“中國到底是不是被冤枉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因為彭博社的報道揭示了一個危機”,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這樣說到。什么“危機”呢?美國《國會山報》在其網(wǎng)站上刊登的另一篇持同樣觀點的文章,則已經(jīng)在標題中說明了:“哪怕中國現(xiàn)在沒有在侵害我們的電子產品【供應鏈】,他們遲早也會”。
沒錯,《大西洋月刊》和《國會山報》的兩篇文章都認為,即便中國沒有通過硬件入侵美國企業(yè)是的服務器主板,彭博社的報道都暴露出了美國過于依賴中國的電子產品供應鏈條,給美國帶來的巨大安全危機。
其中,《大西洋月刊》的文章還炒作說,由于很多美國電子企業(yè)都是先從中國進口預先安裝好的電子元件,再針對客戶的要求進行后續(xù)定制的,所以在美中關系惡化的當前,如果中國真的要從供應鏈入手,對美國電子企業(yè)的中國工廠下手,那么美國企業(yè)是很難知道的。
“所以,彭博社的報道的真假遠比不上這篇報道帶來的焦慮和擔憂有意義”——《大西洋月刊》的文章總結說。
而《國會山報》的文章則寫得更加“露骨”:“當一個國家控制著一種產品的主要生產部分時,這就已經(jīng)構成商業(yè)風險了;而當一個國家的政府還可以要求企業(yè)去分享知識產權的時候,這就更是國家安全級別的風險了”。
《國會山報》還進一步寫到:“中國不僅看起來十分有可能進行這樣的硬件入侵,而且我們大量的電子產品來自中國這一事實也同樣令彭博社所披露的這種攻擊極具可能性……所以不論這個報道是完全準確,或是部分準確,其所披露的來自中國的威脅都應該令美國好好評估我們供應鏈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媒體刊登的觀點,以及始作俑者的“彭博社”的那篇栽贓中國的報道,都與美國五角大樓最新發(fā)布的一份強烈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報告形成了明顯的“呼應”。這份報告的一個重點就是美國電子產品的供應鏈面臨來自中國的“嚴重威脅”,而這也直接威脅著美國的國防和國家安全。
實際上,在不少美國分析人士看來,彭博社上周四發(fā)布的那篇報道就是為了“鋪墊”五角大樓的一天后發(fā)布的這份報告的。
更重要的是,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上周發(fā)表的那番對中國充滿“攻擊性”的演講,也是發(fā)生在彭博社的報道與五角大樓的報告之間。
因此,這一輪美國針對中國如此密集的“輿論攻勢”,也令《外交政策》雜志等西方媒體認為,美中兩國間的摩擦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貿易層面”。
至此,彭博社那篇栽贓中國的報道的真正用意,已經(jīng)“圖窮匕見”。
“幫兇”
目前,彭博社的那篇報道在西方乃至世界輿論場上掀起的輿論風暴,也令一些外國網(wǎng)友想起了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前所編造的那個“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
當時,自詡客觀獨立的美國《紐約時報》很好地充當了美國政府的政治宣傳工具,把美國政府內部編造出的大規(guī)模殺傷武器的虛假信息,當成獨家爆料刊登在了自己的報紙上,就這樣把一個謊言“洗白”成了美國政府武力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合法理由。
雖然在1年后的2004年《紐約時報》曾經(jīng)“反思”過自己當初“輕信”政府的做法,可這種假惺惺的“反思”已經(jīng)根本無法扭轉美國給伊拉克人民乃至整個中東帶來的破壞。
可悲哀的是,在14年后的今天,當彭博社這篇在專業(yè)人士看來根本不合邏輯的報道發(fā)出后,許多美國乃至西方媒體的駐華記者不僅紛紛選擇相信,甚至還為彭博社的記者曝光了一個關于中國的“特大新聞”而歡呼……
不過其中最尷尬還是澳大利亞的《悉尼先鋒晨報》。這家媒體居然在今天彭博社的報道已經(jīng)被質疑得體無完膚的情況下,仍然在緊跟美國政府的“步調”用謊言煽動“恐華排華”的情緒。
這一難看的“吃相”,就連一些美國網(wǎng)民都看不下去了……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257瀏覽量
421145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8980瀏覽量
85103 -
耦合器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7瀏覽量
59597
原文標題:圖窮匕見!這才是“間諜芯片”栽贓中國的真正用意!
文章出處:【微信號:icunion,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yè)聯(lián)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