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否能直接從***招聘有經驗的員工呢?
一位在德州儀器和臺積電工作多年的臺籍工程師告訴本刊記者,這個想法不切實際。第一,大陸和***的人力成本是有差別的,大陸比較便宜。對于一個新興成立的工廠而言,成本是必須考慮的。第二,臺籍人才已經是洛陽紙貴了,如果沒有良好的條件,是留不住人的。拿新竹科學園區(qū)打個比方,資深點兒的工程師待遇優(yōu)渥,已來大陸的,也是搶手的角色。當年張汝京離開***到大陸創(chuàng)建中芯國際時,薪水就是比照臺積電的,還配給優(yōu)厚的股票選擇權,這是一批臺積電人才跟張走的一大要因。
除了缺人和員工缺經驗以外,松江廠還不得不面對產能小的現實。
據趙應誠介紹,松江廠今年底月產能將達到5000片,到明年月產能將達到35000片。而根據日經BP的數據統(tǒng)計,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9月份的產能已近10萬片,12英寸晶圓也有月產2萬片的能力。
當《IT時代周刊》記者提及松江廠產能不足的問題時,曾晉皓雖然指出:“這個是很負面的看法。”但隨后又不得不承認:“中芯國際和其他的一些公司在大陸產能上是比我們走得快?!?/p>
早在今年5月份,張汝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出:我們跟臺積電和聯(lián)電不一樣的是,我們的產能100%在內地,而臺積電就算工廠建成,其產能也只有5%在內地。
在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松江廠如何才能切入大陸市場呢?
最后,就是成本問題了。
在這個客戶最敏感的指標上,松江廠并無優(yōu)勢可言。講到晶圓的制造成本,曾繁城博士說:“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廠在這邊,彼
此的支援性還沒有做到。假如我們有兩個廠,或者我們這個廠擴大到80000片了,有支援性效果出現了,這個成本就會降下來。”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
而臺積電大陸最大的對手中芯國際卻有著良好的口碑。據全球著名的金融集團高盛分析,按8英寸晶圓計算,中芯國際比***晶圓代工廠的現金成本(未計折舊開支)低約10%~20%,比歐美同行更是低20%。中芯國際的國際客戶會傾向于將在中國接到的訂單交給中芯國際代工,這樣可以節(jié)省成本。
對此,負責臺積電中國業(yè)務的張國基副總監(jiān)感嘆道:“很多伙伴的晶圓都不是在松江廠做的。”
松江淘聲依舊
松江廠試產前,曾晉皓曾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尊敬所有的對手,但也不害怕任何的競爭者。我們的基礎畢竟比競爭者高一些。”但僅憑這份自信,臺積電能否撼動目前大陸晶圓代工的格局?
還記得曾晉皓說過:“假如今天有個客戶,他有晶圓要做,他需要0.135微米或90納米的工藝,那鐵定是在***做,因為全世界這么多廠,90納米的只有***的廠能做?!迸_積電認為,0.135微米或90納米的工藝對制造廠商的要求非常高,而如此先進的技術目前在大陸還并不具備,相對而言,***就在一定程度上壟斷了大陸此種產品的市場。
而美國iSuppli咨詢公司高級分析師吳同偉卻指出,在沒有實現大批量的情況下,采用0.135微米或90納米的技術會產生很高的成本,其實可以利用封裝技術的改進來減小半導體的體積,不一定非要在最先進的工廠做。
一位原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如此解釋:“臺積電即使幫大陸客戶做,***也不一定會給產品放行。光明正大運送過來是有困難的?!?/p>
而對于技術,國內企業(yè)一樣重視。本刊記者獲悉,宏力與美國一家IDM廠商就引進0.13微米制造工藝舉行的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宏力將于2005年下半年開始供應0.13微米芯片,并計劃明年與這家美國公司合作開發(fā)90納米制造技術。
至于大陸晶圓代工領頭羊——中芯國際的準備就更充分了。據悉,2004年9月25日,大陸第一座12英寸芯片廠——中芯國際北京廠成功投產,標志著大陸的芯片制造工藝從微米級第一次推進到納米級。信息產業(yè)部副部長婁勤儉表示,12英寸線的建成不僅是中芯國際的里程碑,也是中國集成電路發(fā)展的里程碑。
中芯國際公關部張小姐向本刊記者表示,“臺積電能不能搶單關鍵要看市場,大陸市場非常大,而且有潛力,我們知道怎么管理,怎么出效益。”
中芯國際已和全球最大手機芯片商德州儀器簽約,研發(fā)90納米制程技術的消息。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作為臺積電代工大客戶的德州儀器看中中
芯,表明臺積電不再是惟一的選擇,暗示著中芯已成為客戶牽制晶圓雄代工報價的最佳武器,也象征著臺積電、聯(lián)電與中芯國際的價格戰(zhàn),已經從成熟制程擴散到先進制程。
吳同偉一語點破天機:格局短期內不會變,臺積電只是把原來的客戶帶過來而已。
“松江廠短期內不會有什么影響,它只是貼近了大陸市場,而中芯國際是低價搶訂單??蛻粢D廠也不容易,因為工藝制程很難轉換。松江廠的前景要看它的良率能不能保持跟***一樣高,也要看臺積電提供的服務是不是到位。”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的分析師李珂也做了相同的論斷。
還記得在200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周期性衰退時,臺積電營業(yè)利潤下跌了七成以上。當時張忠謀提出了“張忠謀定律”(Morris“s Law)——每隔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就要經歷一個“景氣循環(huán)”。按照這一法則推斷,2004年半導體產業(yè)高潮即將退去。
在如此大背景下,松江廠會有怎樣的表現,估計連臺積電自己都感到不容樂觀,又如何去擔負撼動大陸晶圓代工的整體格局呢?對手在逐漸壯大,市場在日漸縮小,面臨的問題還有待解決,松江邊上,只能濤聲依舊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