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電腦展期間,Intel發(fā)起了一次近十年來最大的活動,直接送出3000顆i7-8086K CPU,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除了免費這個噱頭之外,i7-8086K還頂著Intel最具光環(huán)的“8086”和四十周年紀念的名義,大打情懷牌。雖然CPU本身的規(guī)格缺乏新意,但是首次將CPU的睿頻推到了5G的節(jié)點上。
那這樣一款充滿光環(huán)的產品究竟如何?今天就來做一下分解。
產品包裝與附件:
i7-8086K同樣也是彩印紙盒包裝,唯一的不同是正面多了“限量版”三個字。
背面就可以看到CPU本體了,不過放歪了~~
原因是CPU的底座在物流中發(fā)生位移,這個包裝感覺還是不夠走心。
CPU的附件比較簡單,就是說明書、質保書和兩份證書。
最近網絡上開始出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風潮,開始往CPU觸點這一面上或者主板針腳涂硅脂。這里鄭重警告一下,這是完全錯誤的!
測試平臺介紹:
首先來介紹測試平臺。
i7-8086K的基本規(guī)格為六核十二線程,基準頻率4G,支持睿頻加速到5G。實際使用的話全核睿頻與i7-8700K一樣也是4.3G,區(qū)別在于單核睿頻有提升。
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Z370-GAMING 5。
內存是海盜船的DDR4 8G*4。實際運行頻率是2666C15。
中間會有搭配獨顯的測試,顯卡采用的是迪蘭恒進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塊Intel,系統(tǒng)盤用的是比較主流的535,以保證測試更接近一般用戶。240G用作系統(tǒng)盤,480G*2主要是拿來放測試游戲。
NVMe SSD測試用到的是Intel 750 400G。
散熱器是酷冷的冰神G360RGB。
電源是海韻的SSR-750W。
測試平臺是Streacom的BC1。
產品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項目介紹:
對于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對比性能的童鞋,這邊會提供詳細的測試數(shù)據。如果不想看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總結部分。測試大致會分為以下一些部分:
- CPU性能測試:包含系統(tǒng)帶寬、CPU理論性能、CPU基準測試軟件、CPU渲染測試軟件、3DMARK物理得分
- 集成顯卡測試:包含集顯理論性能測試、集顯基準測試軟件、集顯專業(yè)軟件基準
- 搭配獨顯測試:包含獨顯基準測試軟件、獨顯游戲測試、獨顯專業(yè)軟件基準
- 功耗測試:在集顯、獨顯平臺下進行功耗測量
- 這次的測試起加入了WBE3.0和安卓游戲模擬器的測試,測試項目會越來越豐富。
CPU性能測試與分析:
系統(tǒng)帶寬測試,系統(tǒng)帶寬上i7-8086K會略好于i7-8700K。
CPU理論性能測試,是用AIDA64的內置工具進行的,由于全核睿頻相同所以兩者幾乎一致。
CPU性能測試,主要測試一些常用的CPU基準測試軟件,還會包括一些應用軟件和游戲中的CPU測試項目。
CPU渲染測試,測試的是CPU的渲染能力。
3D物理性能測試,測試的是3DMARK測試中的物理得分,這些主要與CPU有關。
CPU性能測試部分對比小節(jié):
綜合統(tǒng)計來說,由于CPU規(guī)格非常接近,i7-8086K和i7-8700K差距很小。
其實還有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就是單線程和多線程,這邊也做了一下分解。
單線程:i7-8086K收益最大的部分,大約可以領先i7-8700K 7%左右,與頻率的差距基本一致。
多線程:i7-8086K與i7-8700K幾乎沒有區(qū)別。
集顯性能測試:
集顯理論性能測試,是用AIDA64的內置工具進行的。
集顯3D基準測試,主要是跑一些基準測試軟件。
集顯專業(yè)軟件基準測試,專業(yè)軟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為基準測試。
集顯性能測試小節(jié):
由于i7-8086K的集顯與i7-8700K的相同,所以只是因為CPU和內存帶寬的原因略微會強一點點,不過i7-7700K被甩開的比較明顯,跑分會相差8%左右。
搭配獨顯測試:
顯卡為VEGA 64,這里發(fā)現(xiàn)當CPU和GPU同時進入高負載的情況下,顯卡的負載會有波動,所以i7-8086K會反而弱于i7-8700K一點。
獨顯3D游戲測試,i7-8086K與i7-8700K大致相當??紤]到顯卡負載的修正,如果i7-8086K在后續(xù)的BIOS中可以進一步穩(wěn)定顯卡負載,可以有2~3%的領先幅度。
分解到各個世代來看,兩者基本一致。
獨顯專業(yè)軟件基準測試,專業(yè)軟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為基準測試,這個測試是針對顯卡的專業(yè)運算測試,差距與CPU單線程關聯(lián)度更高一些。同樣由于顯卡負載波動的問題,i7-8086K會略低一點點。
搭配獨顯測試小節(jié):
從測試結果來看,主要是顯卡會有負載波動的狀況,所以8700K會反而高一點點,不過總體來說默頻下i7-8086K也沒什么實質變化。
磁盤性能測試:
磁盤測試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數(shù)據文件跑9次,這樣基本可以排除測試誤差。測試的SSD分別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掛從盤。
簡單科普一下這個測試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從CPU或芯片組引出的(看CPU廠商怎么設計)。這邊為了統(tǒng)一,測試的都是芯片組引出的SATA和CPU引出的PCI-E。
從測試結果上來看,i7-8086K在SATA SSD的測試中會略好于i7-8700K。NVMe的測試由于漏洞門補丁原因,i7-8086K會大幅落后于i7-8700K,這是正?,F(xiàn)象,不必糾結。
平臺功耗測試:
功耗上來看由于i7-8086K的電壓低了不少,所以功耗上反而表現(xiàn)不錯。
搭配獨顯的話功耗差異就不會那么明顯,畢竟獨顯把整個基數(shù)擴大了。
詳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
測試結論:
這次的測試對比組是i7-7700K、i5-8600K、i7-8700K、R5 2600X、R7 2700X,都是與i7-8086K目前定位或價位較為接近的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i7-8700K和i5-8600K測試的比較早,當時沒有受到Intel漏洞門的影響。比照之前i3-8100的成績來看,除了NVMe磁盤性能受到的影響比較顯著,其他跑分的影響在1%左右,所以還是沿用之前的測試數(shù)據。
就CPU的性能而言,i7-8086K會略高于i7-8700K,但是由于全核頻率相同,所以僅依靠睿頻的變化性能提升幅度很有限,即使考慮到漏洞門帶來的影響,i7-8086K的領先幅度也在2~3%以內。
就集顯的性能來說,i7-8086K與i7-8700K的差別不大,略好一些。
而搭配獨顯的部分,i7-8086K與i7-8700K大致一致。
功耗上來看,我這顆i7-8086K的體質比較好,所以在頻率相同的烤機測試下,功耗反而會低于i7-8700K不少,也就是說會有更好的超頻潛力。
這里放一下烤機時候的截圖,可以看到手上這顆i7-8086K的FPU的烤機電壓只有1.080V,而一般i7-8700K都是在1.15V左右,所以體質上還是有不小的優(yōu)勢。
最后上一張橫向對比的表格供大家參考。性能部分僅對比與CPU有關的測試項目,并不包含游戲性能測試的結果。由于中間換過顯卡,且內存頻率上也做了一定改變,所以這張表暫時只能供大致參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測試的都是之前測試的結果(顯卡不同),僅提取出不受顯卡影響的測試結果。
簡單總結:
關于CPU性能:
在默認情況下,由于只有睿頻差異,i7-8086K對i7-8700K的提升并不明顯。
關于集顯性能:
集顯性能就這個德性,emmmm 關于搭配獨顯:搭配獨顯的話,部分CPU優(yōu)化特別爛的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例如全面戰(zhàn)爭系列。不過我這邊i7-8086K顯卡負載會有波動,所以可能需要微幅超頻來保證負載。
關于超頻:
從我這顆的情況來看,我摸到的i7-8086K基礎體質還是會優(yōu)于i7-8700K的平均水平。不過建議搜集更多人的信息之后再下判斷。
總體來說,i7-8086K頂著8086的衣缽、Intel 8086 40周年的名義,從產品的整體包裝來說有點名不副實實質就是一顆基本體質較好的i7-8700K,除非是可以保證體質上有比較大的提升,那開蓋超頻還是可以吸引到一批發(fā)燒友。
既然AMD對Intel有這么大的壓力,迫使Intel在頻繁出招。我覺得如果Intel在這個時候如果提前丟出一小批8核CPU(比照當年的i7-920),一定會獲得更好的口碑,也可以更好地狙擊AMD現(xiàn)在的勢頭。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