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機器人問世已有幾十年,機器人的定義仍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意見。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fā)展,新的機型,新的功能不斷涌現(xiàn)。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就像機器人一詞最早誕生于科幻小說之中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也許正是由于機器人定義的模糊,才給了人們充分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空間。
關于機器人如何分類,國際上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有的按負載重量分,有的按控制方式分,有的按自由度分,有的按結構分,有的按應用領域分。一般的分類方式見表:
我國的機器人專家從應用環(huán)境出發(fā),將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即工業(yè)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所謂工業(yè)機器人就是面向工業(yè)領域的多關節(jié)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則是除工業(yè)機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業(yè)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yè)機器人、機器人化機器等。在特種機器人中,有些分支發(fā)展很快,有獨立成體系的趨勢,如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微操作機器人等。目前,國際上的機器人學者,從應用環(huán)境出發(fā)將機器人也分為兩類:制造環(huán)境下的工業(yè)機器人和非制造環(huán)境下的服務與仿人型機器人,這和我國的分類是一致的。
當前各個國家對機器人技術都是非常的重視,人們生活對智能化要求的提高也促進了機器人的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未來機器人將在以下技術的基礎上飛速發(fā)展。
人機交互技術
東芝在本周舉辦的 Cutting-EdgeIT& Electronics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CEATEC)展會上發(fā)布了一款全新人形交互機器人,而其最大特色就是可以通過手語與人交流。
軟體機器人控制技術
機器人在大部分人眼里一直都是像擎天柱一樣的鋼筋鐵骨,不過事實并不總是這個樣子的。最近,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fā)明了一種由輕質惰性泡沫材料 制成的軟體機器人,為了讓它像機器手臂一樣可以自由彎曲,研究人員還在在泡沫材料的表面覆蓋了一層特殊的“衣服”,而這層聚合物纖維在受熱的情況下可以自 由改變形狀和堅硬度,作用就如同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一般。
液態(tài)金屬控制技術
科學家們使用鎵和銦合金合成液態(tài)金屬,形成一種固溶合金,在室溫下就可以成為液態(tài),表面張力為每米500毫牛頓。這意味著,在不受外力情況下,當這種合 金被放在平坦桌面上時會保持一個幾乎完美的圓球不變。當通過少量電流刺激后,球體表面張力會降低,金屬會在桌面上伸展。這一過程是可逆的:如果電荷從負轉 正,液態(tài)金屬就會重新成為球狀。更改電壓大小還可以調整金屬表面張力和金屬塊粘度,從而令其變?yōu)椴煌Y構。
機器人生物行走技術
新一代微型生物機器人能收縮肌肉。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工程師展示了一類行走“生物機器人”(bio-bots ),由肌肉細胞推動、電脈沖控制,研究人員能對其發(fā)號施令。相關論文在線發(fā)表于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不管你想制造任何種類的生物機器人,由細胞驅動的生物刺激都是一項基本要求?!必撠熯@項研究的伊利諾斯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生物工程主管拉什德·巴什爾 說,“我們正在把工程原理與生物學整合在一起,設計開發(fā)生物機器人和用于環(huán)境、醫(yī)療方面的系統(tǒng)。生物學非常強大,如果我們能學習利用其優(yōu)勢,將帶來許多好 東西?!?/p>
機器人透視技術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美國加州大學最新研制一款具有“透視眼”能力的機器人,在兩個機器人之間釋放無線信號,通過測量信號強度的變化,將觀察發(fā)現(xiàn)墻壁內部的物體。該技術可用于尋找困陷在建筑物中的傷員,或者監(jiān)控家中的老年人。
敏感觸控技術
不要以為機器人的敏感度很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視覺科學學科聯(lián)合波士頓東北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研制了一種觸覺傳感器GelSight ,比人類的手指更加靈活敏感。
此次麻省理工學院及東北大學聯(lián)合研究團隊開發(fā)的“機器人手指傳感器”突破了此前機器人手部關節(jié)不靈敏等限制,甚至比人類手指更加靈活敏感,因此受到了各界矚目。該傳感器不是以機器來辨識觸覺,而是以3D視覺實時定位物體的方位,以實現(xiàn)對物體的識別和傳感。
機器人用可伸縮電線
日本綜合型化學企業(yè)旭化成將于9月1日發(fā)售可以像橡皮筋那樣伸縮的電線。《日本經(jīng)濟新聞》8月26日報道說,通過在具有彈性的聚氨酯纖維(中國稱:氨 綸) 中以螺旋狀嵌入可通電的導線,使得電線可以伸縮,且不易出現(xiàn)松弛。與容易松弛的以往電線相比,自由自在的變形將成為可能。旭化成力爭將這種電線應用于實現(xiàn) 復雜動作的擬人機器人和穿戴型輔助機器人。
以樹脂材料作為保護的一般電線在用于機器人時,在手腕做彎曲動作等的情形下,容易形成松弛或纏繞。而旭化成開發(fā)的這種伸縮性電線將可以依照其實施的擬人動作合理布線。
機器人可自行組隊技術
相信對于有密集恐懼癥的人來說,看到1000只排得密密麻麻的小機器人在桌面上一起移動絕對不會感到好受。不過這仍無法阻礙哈佛大學的工程師們打造這樣 的系統(tǒng)。據(jù)悉,研究團隊使用了1000只組裝簡易的小型機器人,每個造價20美元。 據(jù)介紹,每組裝一個這樣的機器人需要5分鐘的時間,也就是,他們花費了83多個小時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造房子機器人:或成為未來主流
一個被稱為Minibuilders的全新3D打印建筑機器人套件,可以像建筑工人那樣3D打印出一間房屋,其快速、低價、安全讓建筑機器人將有可能成為下一代強大的建筑必備工具。
其運作方式基本上和同類型的無人建筑機器人一樣,逐層澆筑流體建筑材料。但是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打印的建筑體積更大,而且設計方法也與眾不同。
這套系統(tǒng)的核心是一個龐大的主部件,有兩個裝有液化合成大理石的大型圓筒,大理石經(jīng)獨特的配方制成。氣胎注射筒會通過長長的管子推動材料,那些管子將被 安置在一個建筑工地上,與三個敏捷的專業(yè)附屬機器人協(xié)同工作。有些研究人員會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建筑師,把自己的建筑構想通過一個巨大的獨立機器變成現(xiàn) 實,而Minibuilders的團隊扮演角色就像是一個“包工頭”,在建設過程中“招募”各相關領域里的建筑專業(yè)資源。
????? 更多機器人技術資料,電路圖及DIY設計,可參見本期Designs of week——當中國制造遇上機器人技術,設計思維請跟上!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