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三極管的基極
?
這次出現(xiàn)的問題是使用了ULN2003,由于直接用它的輸入級接入模塊的輸入端,因此出現(xiàn)了問題。
由于電纜上存在分布電感和分布電容,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耦合,在ISO7637的實驗中,存在高頻脈沖250V,200ns
我們必須加入限流電阻,并且與RB和分壓,或者加入其他抗瞬態(tài)的器件,這樣的設(shè)計是非常耗成本的,因此一般可以采用分立的器件。
最好不用用晶體管的基極直接面對輸入,這回造成很大的隱患。
另外一個錯誤很常見,就是直接把晶體管的基極接至MCU的輸出管腳上面,前面已經(jīng)驗算過MCU的輸出能力:單片機IO口的驅(qū)動能力
這很明顯的造成了晶體管Ib過大,引起過大的損耗。
因此如果遇到分立的晶體管,注意驗證它的基極,是否直接接MCU,是否內(nèi)部含有限流電阻(Build-in),否則很可能造成過熱和損壞。
這里順便說明一下,三極管由于有熱擊穿效應(yīng),所以建議把余量放大些,60%~75%,否則很有可能造成損壞。
由于電纜上存在分布電感和分布電容,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耦合,在ISO7637的實驗中,存在高頻脈沖250V,200ns
我們必須加入限流電阻,并且與RB和分壓,或者加入其他抗瞬態(tài)的器件,這樣的設(shè)計是非常耗成本的,因此一般可以采用分立的器件。
最好不用用晶體管的基極直接面對輸入,這回造成很大的隱患。
另外一個錯誤很常見,就是直接把晶體管的基極接至MCU的輸出管腳上面,前面已經(jīng)驗算過MCU的輸出能力:單片機IO口的驅(qū)動能力
這很明顯的造成了晶體管Ib過大,引起過大的損耗。
因此如果遇到分立的晶體管,注意驗證它的基極,是否直接接MCU,是否內(nèi)部含有限流電阻(Build-in),否則很可能造成過熱和損壞。
這里順便說明一下,三極管由于有熱擊穿效應(yīng),所以建議把余量放大些,60%~75%,否則很有可能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