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的“2020數字科技年會暨零壹財經新金融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會議以“全面智能 深度鏈接”為主題,邀請了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金融機構、頂級科技企業(yè)高管,共同挖掘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前沿科技的價值,探索金融科技未來機遇與挑戰(zhàn)。
會上,數字經濟學家、商湯智能產業(yè)研究院主任劉志毅發(fā)表了《智能經濟—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經濟的場景》的主題演講。
從底層技術變遷看PC→MI→智能經濟(AI-Economy)變遷
劉志毅表示:智能經濟,整個智能經濟發(fā)展(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邏輯,從最早的PC到移動、到AI-Economy的時代,最重要的變化是底層邏輯,從OS到通信技術、到芯片,其實就是從算力到網絡、到算法,沒說數據,因為數據本身就存在那里,用什么方式應用這種數據是個非常核心的內容。
智能經濟:AI、5G與區(qū)塊鏈成為最重要的技術趨勢
劉志毅認為:進入互聯網、或產業(yè)互聯網下半場以后,最終需要找到的是它底層操作邏輯是什么。在接下來的5年-10年中最重要的有三種技術。
1、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實現兩件事)。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承擔的是效能提升、自動化系統(tǒng)的能力賦能。
2、區(qū)塊鏈技術,我們認為它提供了兩個視角。
存量商業(yè)模式的再迭代。在商業(yè)模式增長過程中,以及在我的經濟學理論研究過程中,考慮增長的同時要考慮公平和分配,而區(qū)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選的技術路徑。
增量商業(yè)模式的再迭代。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區(qū)別在于信用在網絡中可以流通,所以區(qū)塊鏈技術能夠讓金融行業(yè)、跨境支付等領域得到應用,在原來的信息互聯網中沒有這個功能。
主要是作為網絡效應,在存量和增量當中進行重新協同、重新分配,以使得金融要素在網絡當中能夠流通。
3、5G技術(底層技術),5G網絡基礎建設好了才有可能讓這些技術能夠在工業(yè)場景當中得到融合。
不同的網絡效應決定了數據資源的價值邊界
劉志毅表示,不同的網絡效應在不同的企業(yè),價值流動空間當中它到底能夠呈現什么效果,差異是很大的。
網狀網絡效應是網絡效應發(fā)展的終極形態(tài),實現了去中心化,每一個用戶都能夠與其他用戶構成連接,如SNS企業(yè)Facebook和云平臺等;
星型網絡效應只有一個中心,數據流匯集于中心,各用戶在該中心進行操作,如C端搜索引擎百度、谷歌,和B端金融服務機構螞蟻金服;
智能經濟體是未來的數字經濟體
劉志毅表示,我們得到的一個結論一個概念,叫智能經濟體,滿足這些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三個特質。
Integrated-融合
面向過去融合:融合舊系統(tǒng),保護既有投資和組織經驗;
面向未來融合:融合未來新技術、新數據、新服務和新架構,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
面向外部融合:融合其他數字服務提供商的技術。
Intelligent-智能
平臺智能化,服務按需實時獲取:平臺所有組件具備智能化特征,自動治理、智能運維、系統(tǒng)自愈、智能安全;
實踐沉淀,智能輸出:平臺能夠對外提供智能化能力,并基于實踐效果不斷優(yōu)化,包括AI計算能力、AI分析能カ、Al數字服務。
Inheritable-可傳承
服務解耦:根據服務應用需求,實現應用專有服務性,滿足特定需求;
功能復用:核心功能不斷復用;
可配置性:面向“萬變“提供編排的靈活性。
所以,我們說人工智能行業(yè)往前發(fā)展,不只考慮的是技術和商業(yè),還要考慮它的社會效益。
一、它具有企業(yè)價值,能產生利潤,能夠使得業(yè)務高速創(chuàng)新。
二、它一定具備社會價值,能夠在技術普惠角度實現銷售不平等、降低壁壘等等。
最后劉志毅表示:從研究學者角度看,人工智能時代其實有兩個挑戰(zhàn)。
挑戰(zhàn)1:技術商業(yè)的挑戰(zhàn)。
挑戰(zhàn)2:對人性的挑戰(zhàn)。
我們是選擇被技術帶著走的、被異化的未來數字經濟,還是選擇一種更多元、更高智慧,對個體來說更全面,更高認知能力的這么一個未來。
所以,現在的數字經濟世界,是一個復雜網絡效益所構成的數字和實體世界相互融合的算法驅動智能世界,我們在構建這個世界的同時,即要考慮各個技術層面、經濟層面的網絡效應疊加,也要考慮人文層面的認知能力。
過去兩年以來,我做的很多研究工作,比如探討整個圖靈測試到區(qū)塊鏈產生,這60多年以來整個技術思想史的演變,這也是我智能經濟那本書的核心,就是我們不要只關心技術本身,還要關心技術在變化過程中對社會、經濟、國家、人文等層面的深層次影響,我們在構建這個時代、定義這個時代歷史的同時,不要忘卻人文方面(我想強調的點)。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