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IMEC首次在12吋晶圓上實現(xiàn)3D CFET集成

電子工程師 ? 來源:芯片揭秘 ? 作者:芯片揭秘 ? 2021-01-08 09:32 ? 次閱讀

在去年六月舉辦的IEEE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會議上,IMEC展示了基于N14工藝開發(fā)的單片集成CFET器件,由于N/P之間更加緊湊,相比較“順序法”制備的CFET,“單片法”制備的CFET具有更低的寄生電阻(REF)和電容(CEFF),從而獲得更高的性能增益。IMEC認為這一技術將會成1nm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的解決方案。

研究背景

先進集成電路沿著摩爾定律發(fā)展,晶體管尺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縮小;但一種工藝結構總會接近其物理極限,當一種晶體管結構達到其縮小的物理極限,便需要新的器件結構以滿足更高性能、更小晶體管的需求,例如平面CMOS工藝在28nm節(jié)點之后便轉換為FinFET立體器件工藝;而當前FinFET走到5nm節(jié)點,GAA環(huán)柵晶體管也即將導入到三星和臺積電產線。

對于5nm以下的技術節(jié)點,目前已有多種晶體管結構的研究模型,其中最有前途的結構包括垂直堆疊的stacked Nanosheets結構、forksheets*結構以及CFET*結構,他們的共通點是先構建平面結構再構建垂直方向的結構。在CFET的制備工藝中,目前分為順序集成(sequential Integration)與單片集成(monolithic integration),在“順序法”中,nFET和pFET被制造在同一片晶圓上;而在“單片法”中,nFET和pFET在分離的晶圓上制造并進行“貼合”,從而可以針對該器件最佳化每個器件的制造流程。

基于比利時IMEC提出的這一技術路線,他們基于其開發(fā)的N14 FinFET工藝進行CFET的開發(fā)制備,通過“單片法”工藝在12吋晶圓上實現(xiàn)了樣品的片上演示,并與“順序法”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

相關成果以“First Monolithic Integration of 3D Complementary FET (CFET) on 300mm Wafers”為題發(fā)表于2020年6月舉辦的2020IEEE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并于12月公開,S.Subramanian, M. Hosseini等32名來自IMEC研究中心和以色列nova半導體公司的研究人員為本文共同作者。

c3aebe92-5135-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從FinFET到Forksheet

*Forksheet,是IMEC提出的一種新興器件架構,是Nanosheet的自然延伸。相比Nanosheet,其在溝道由叉形柵極結構控制,通過在柵極圖案化之前在p和nMOS器件之間引入“介電墻”來實現(xiàn)的。該墻將p柵溝槽與n柵溝槽物理隔離,從而允許更緊密的n到p間距。

*CFET(完整名稱Complementary FET),是將nMOS和pMOS縱向排列的一種新型晶體管結構,通過將Contact Poly Pitch(PP)做到最小,極大地縮小了CMOS和SRAM的面積。

制備方法

IMEC團隊首次在300mm晶圓上演示了在底部pMOS FinFET上構筑nMOS nanosheet的CFET制備工藝。由于N/P之間更加緊湊,相比較“順序法”制備的CFET,“單片法”制備的CFETs具有更低的寄生電阻(REFF)和電容(CEFF),從而獲得更高的性能增益。

c3d693cc-5135-11eb-8b86-12bb97331649.png

CFET結構示意圖

c413edee-5135-11eb-8b86-12bb97331649.png

滑動查看:CFET制備工藝中的關鍵步驟

c496036a-5135-11eb-8b86-12bb97331649.png

RO性能與寄生參數(shù)測試

滑動查看:制備過程中晶體管橫截面的TEM形貌像

前景展望

本項研究是集成電路新工藝研發(fā)的一大重要成果,“單片法”CFET器件以更緊湊的空間提供了更佳的晶體管理論性能,被認為是1nm工藝上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IMEC提出并局部驗證了這一方向的實際性能表現(xiàn),對于先進工藝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新材料、新型器件結構以及多種路線混合(例如異質CFET),究竟哪一種解決方案會贏得晶圓制造廠的青睞并成為最終產品的答案,也很值得期待。

團隊介紹

IMEC,全稱: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即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是一家成立于?1984?年的科技研發(fā)中心,?總部設在魯汶。IMEC?的戰(zhàn)略定位為納米電子和數(shù)字技術領域全球領先的前瞻性重大創(chuàng)新中心,與?IBM?和英特爾Intel)并稱科技界的“3I”。

IMEC?從?2004?年起參與了從45nm到7nm的芯片前沿技術的研發(fā),核心科研合作伙伴覆蓋了全球幾乎所有頂尖信息技術公司,如英特爾、IBM、德州儀器、應用材料、AMD、索尼、臺積電、西門子、三星、愛立信和諾基亞等,擁有來自近80個國家4000名研究人員。

在國內,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晶圓代工企業(yè)也與IMEC有著緊密合作:2015年中芯國際先進制程研發(fā)項目簽約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IMEC、華為和高通在合作方中各占一席,四方共同進行標準單元庫的定義、優(yōu)化和制造工藝的開發(fā)。

原文標題:科研前線 | IMEC首次在12吋晶圓上實現(xiàn)3D CFET集成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芯片揭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3D
    3D
    +關注

    關注

    9

    文章

    2853

    瀏覽量

    107279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

    文章

    4822

    瀏覽量

    127685
  • IMEC
    +關注

    關注

    0

    文章

    57

    瀏覽量

    22206

原文標題:科研前線 | IMEC首次在12吋晶圓上實現(xiàn)3D CFET集成

文章出處:【微信號:ICxpjm,微信公眾號:芯片揭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揭秘3D集成鍵合:半導體行業(yè)的未來之鑰

    隨著半導體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集成電路(IC)的小型化、高密度集成、多功能高性能集成以及低成本集成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背景下,3D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2 17:36 ?181次閱讀
    揭秘<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集成</b><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鍵合:半導體行業(yè)的未來之鑰

    碳化硅和硅的區(qū)別是什么

    以下是關于碳化硅和硅的區(qū)別的分析: 材料特性: 碳化硅(SiC)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比硅(Si)更高的熱導率、電子遷移率和擊穿電場。這使得碳化硅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8 10:13 ?980次閱讀

    二維材料 ALD 的集成變化

    , ForLab PICT2DES)項目旨在實現(xiàn)級微電子和微系統(tǒng)技術的高級應用。二維(2D)材料(比如過渡金屬硫化物 (TMD))所具有的獨特光學、熱學和機械特性,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4 14:36 ?245次閱讀
    二維材料 ALD 的<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級<b class='flag-5'>集成</b>變化

    3D視覺技術慣性環(huán)料領域的未來發(fā)展

    隨著制造業(y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慣性環(huán)作為汽車發(fā)動機減震器中的核心組件,其精準、高效的料過程顯得尤為關鍵。作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技術手段,3D視覺技術慣性環(huá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21 16:06 ?274次閱讀
    <b class='flag-5'>3D</b>視覺技術<b class='flag-5'>在</b>慣性環(huán)<b class='flag-5'>上</b>料領域的未來發(fā)展

    半導體工藝片的制備過程

    先看一些的基本信息,和工藝路線。 主要尺寸有4,6硅片,目前對8
    發(fā)表于 04-15 12:45 ?1136次閱讀
    半導體工藝<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片的制備過程

    用于薄加工的臨時鍵合膠

    的容量和功能。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基于薄 ( 通常厚度小于 100 μm) 的硅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 技術已經實現(xiàn)3D-IC 封裝。但是由于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9 08:37 ?936次閱讀

    YXC振 32.768KHz石英振蕩器,封裝3225,應用于3D打印機

    3D打印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數(shù)據(jù)處理,包括模型的切片、打印路徑的規(guī)劃等。振提供穩(wěn)定的時鐘信號,有助于加快數(shù)據(jù)處理速度,提高3D打印的效率。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對設備的要求也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7 16:26 ?675次閱讀
    YXC<b class='flag-5'>晶</b>振 32.768KHz石英振蕩器,封裝3225,應用于<b class='flag-5'>3D</b>打印機

    3D打印技術中的應用都有哪些?

    3D打印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數(shù)據(jù)處理,包括模型的切片、打印路徑的規(guī)劃等。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17 11:29 ?545次閱讀

    混合鍵合的前景和工藝流程

    3D集成實現(xiàn)多芯片異構集成解決方案的關鍵技術,是業(yè)界對系統(tǒng)級更高功耗、性能、面積和成本收益需求的回應。3D 堆疊正在電子系統(tǒng)層次結構的不同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22 09:42 ?1143次閱讀
    <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到<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混合鍵合的前景和工藝流程

    混合鍵合:將互連間距突破400納米

    來源:IMEC Cu/SiCN鍵合技術的創(chuàng)新是由邏輯存儲器堆疊需求驅動的 混合鍵合的前景 3D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21 11:35 ?548次閱讀
    <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到<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混合鍵合:將互連間距突破400納米

    3D人體生成模型HumanGaussian實現(xiàn)原理

    3D 生成領域,根據(jù)文本提示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 3D 人體外觀和幾何形狀對虛擬試穿、沉浸式遠程呈現(xiàn)等應用有深遠的意義。傳統(tǒng)方法需要經歷一系列人工制作的過程,如 3D 人體模型回歸、綁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20 16:37 ?1473次閱讀
    <b class='flag-5'>3D</b>人體生成模型HumanGaussian<b class='flag-5'>實現(xiàn)</b>原理

    靜電對有哪些影響?怎么消除?

    靜電也會引起設備故障,例如電荷積累導致設備放電故障,干擾設備正常運作。 為了消除靜電對的影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設置靜電消除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20 14:13 ?912次閱讀

    3D 封裝與 3D 集成有何區(qū)別?

    3D 封裝與 3D 集成有何區(qū)別?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05 15:19 ?956次閱讀
    <b class='flag-5'>3D</b> 封裝與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集成</b>有何區(qū)別?

    當芯片變身 3D系統(tǒng),3D異構集成面臨哪些挑戰(zhàn)

    當芯片變身 3D 系統(tǒng),3D 異構集成面臨哪些挑戰(zhà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24 17:51 ?774次閱讀
    當芯片變身 <b class='flag-5'>3D</b>系統(tǒng),<b class='flag-5'>3D</b>異構<b class='flag-5'>集成</b>面臨哪些挑戰(zhàn)

    智原推出2.5D/3D先進封裝服務, 無縫整合小芯片

    (Interposer)制造服務以連接小芯片(Chiplets),并與一流的代工廠和測試封裝供貨商緊密合作,確保產能、良率、質量、可靠性和生產進度,從而實現(xiàn)多源小芯片的無縫整合,進而保證項目的成功。 智原不僅專注于技術,更為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20 18:35 ?465次閱讀